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溴苯(溴):加入KI溶液,振荡、分液
B.硝基苯(浓HNO3和浓H2SO4):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C.乙烷(乙烯):通入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D.NaAlO2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盐酸,振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溴和KI反应生成I2,I2能溶于溴苯;
B.硝基苯不与NaOH溶液反应,互不相溶,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物溶于水;
C.乙烯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乙烷,但氢气的量不能控制;
D.NaAlO2和Na2CO3都能盐酸反应.
解答:A.溴和KI反应生成I2,I2能溶于溴苯,不能得到纯净的溴苯,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溴,故A错误;
B.硝基苯不与NaOH溶液反应,互不相溶,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物溶于水,然后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可得到纯净的硝基苯,故B正确;
C.由于乙烷中乙烯的量不能确定,则加入氢气的量不能确定,易混有新的杂质,应将气体通过溴水除杂,故C错误;
D.NaAlO2和Na2CO3都能盐酸反应,除杂时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的方法选择,题目难度中等,注意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根据物质的性质的异同设计提纯方案.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可以用来鉴别苯酚、乙醇、苯、NaOH溶液、AgNO3溶液、KSCN溶液的一种试剂是
A.金属钠
B.FeCl3溶液
C.新制Cu(OH)2
D.溴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钠只有和苯不反应,A不正确。氯化铁和苯酚发生显色反应,显紫色。和乙醇互溶,和苯不反应,分层。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KSCN反应显红色,所以选项B正确。C、D不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溶液,采用下列实验流程加入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其中试剂1、2、4分别为( )

A.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B.氯化钡溶液稀硝酸硝酸银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D.硝酸银溶液硝酸钡溶液稀硝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将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溶液,按实验流程选择合适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实现Cl-、SO42-和NO3-三种离子的相互分离:结合选项先加入氯化钡溶液将SO42-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将Cl-转化为氯化银沉淀,然后加入碳酸钠溶液沉淀过量的钡离子和银离子最后加入稀硝 酸和过量碳酸钠反应得到NaNO3,而达到逐一分开的目的。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情况会使测得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用水润洗后,直接注入标准浓度的盐酸
B.滴定过程中,滴定管有少量漏液
C.滴定前读数准确,滴定完毕俯视读数
D.锥形瓶用水润洗后,再用待测的氢氧化钠润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相当于稀释了盐酸,所以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B中由于漏液,是的消耗的盐酸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滴定管的读数自上而下逐渐递增,所以俯视读数,读数偏小,则盐酸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锥形瓶用水润洗后,再用待测的氢氧化钠润洗,则消耗盐酸的体积就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I、下表所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在B中选择试剂,在C中选择操作的方法。填表(填入序号):
B:(1)NaCl细颗粒;(2)NaOH溶液;(3)水;(4)CaO;(5)饱和Na2CO3;(6)溴水;(7)KMnO4溶液。
C:(1)变性;(2)盐析;(3)蒸馏;(4)分液;(5)结晶;(6)洗气。
物质
| 加入试剂
| 操作方法
|
①苯(苯甲酸)
| ?
| ?
|
②乙酸乙酯(乙醇)
| ?
| ?
II、1 mol 与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 NaOH的物质的量为?????????mol
参考答案:I ①(2)(4);?②(5)(4)?? II? 3
本题解析:I苯甲酸易溶在苯中,所以要利用苯甲酸的酸性,使其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甲酸钠。苯不溶于水,所以分液即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液即可。 II.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和酯基,但酯基水解后又产生1个酚羟基,所以需要3mol氢氧化钠。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