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Cl2
(1) 第III 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 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 . (2) 不跟第I 组中所有物质反应且能与第III 组中所有物质反应的第II 组中的物质是 ,其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1)第I组,H2SO4。(2分) (2) Ba(OH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硫元素有多种化合价,可形成多种化合物。 (1)常温下用1mol?L-1 100 mL 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0.1mol SO2气体,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溶液pH<7的原因是 (结合方程式回答)。以石墨作电极,电解该物质的饱和溶液时,只有一个电极产生气体,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 (2)请按照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0.1mol/LNa2SO3溶液中的离子 。Na2SO3溶液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某同学在常温下设计如下实验流程探究Na2S2O3的化学性质。
 实验①可说明 (填字母) A.该Na2S2O3溶液中水电离的c(OH—)=10—8mol/L B.H2S2O3是一种弱酸 C.Na2S2O3是一种弱电解质 D.Na2S2O3水解方程式为S2O32—+2H2O H2S2O3+2OH—
写出实验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实验室制得的Na2S2O3粗晶体中往往含有少量杂质。为了测定粗产品中Na2S2O3·5H2O的含量,一般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标准液滴定的方法(假定粗产品中杂质与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 称取1.28 g的粗样品溶于水,用0.40mol/L KMnO4溶液(加入适量硫酸酸化)滴定,当溶液中S2O32—全部被氧化时,消耗KMnO4溶液体积20.00 mL。 (5S2O32—+8MnO4—+14H+ =8Mn2++10SO42—+7H2O)。试回答: ①此滴定实验是否需要指示剂 (填“是”或“否”),KMnO4溶液置于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②若滴定时振荡不充分,刚看到溶液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则会使样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会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③产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为 。(Na2S2O3·5H2O式量:248)(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
参考答案:(1)SO2+OH—=HSO3—;因有HSO3—存在,HSO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由已知:n(NaOH)=1mol?L-1 × 0.1L=0.1mol n(SO2)=0.1mol,则SO2+OH-=HSO3-; 亚硫酸氢钠溶液呈酸性因为:HSO3-?H++SO32-,HSO3-+H2O?H2SO3+OH- 其中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亚硫酸氢钠溶液呈酸性; 以石墨作电极,电解该物质的饱和溶液时,阳极H+放电会生成H2,则阳极无气体应为HSO3-放电,电极反应式为:HSO3-+H2O-2e-=SO42-+3H+; (2)Na2SO3溶液中,SO32-水解显碱性,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为:c(Na+)>c(SO32-)>c(OH-)>c(HSO3-)>c(H+),Na2SO3溶液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被氧化:2Na2SO3+O2=2Na2SO4,溶液从碱性变化为中性,pH减小; (3)由已知:实验①测定溶液pH=8: A.溶液pH=8,呈碱性,则c水(OH-)=10-6mol/L,故A错误; B.S2O32-水解显碱性,证明H2S2O3是弱酸,故B正确; C.Na2S2O3是钠盐为强电解质,故C错误; D.H2S2O3为二元弱酸,S2O32-水解应分步进行,故D错误; 实验②Cl2将Na2S2O3氧化为Na2SO4,加BaCl2生成Ba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S2O32-+5H2O+4Cl2+Ba2+=2BaSO4↓+8Cl-+10H+; (4)①由于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可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呈紫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可指示出滴定终点。因此不需要指示剂。高锰酸钾为强氧化性溶液,可使用酸式滴定管; ②刚看到溶液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反应并未达到滴定终点,测得的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偏低,因此测量结果会偏低; ③n(KMnO4)="0.40mol/L" ×0.020L=0.008mol,则由反应方程式: 5S2O32-+8MnO4-+14H+=8Mn2++10SO42-+7H2O 5 8 n 0.008mol n=0.005mol 产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0.005mol×248g/mol/1.28g×100%=96.9%, 考点: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能做到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点评:本题考查了盐类水解应用、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解原理及应用、氧化还原滴定及指示剂的确定、实验误差分析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同时要善于进行知识迁移。
本题难度:困难
3、填空题 (15分)在生产生活中,卤族元素(F、Cl、Br、I)的单质及化合物用途广泛。 (1)溴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Cl4和XeF2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e-结构 B.Cl2O5和Cl2O7都是酸性氧化物 C.氟非金属性强于氯,故氢氟酸的酸性强于盐酸 D.F-、Cl-、Br-、I-等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3)已知:HCl的沸点是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填空题&n bsp; (12分)(Ⅰ)硫在地壳中主要以硫化物、硫酸盐等形式存在,其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已知:重晶石(BaSO4)高温煅烧可发生一系列反应,其中部分反应如下: ①BaSO4(s)+4C(s)=BaS(s)+4CO(g) △H=+ 571.2 kJ?mol—1 ②BaS(s)=Ba(s)+S(s) △H=+460 kJ?mol—1 已知:③2C(s)+O2(g)=2CO(g) △H=" -221" kJ?mol—1 则:Ba(s)+S(s)+2O2(g)=BaSO4(s) △H= 。 (Ⅱ)污染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现在我国最热门的一个课题,污染分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1)为了减少空气中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就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选填序号)。 a.Ca(OH)2 b.CaCl2 c.Na2CO3 d.NaHSO3 (2)为了减少空气中的CO2,目前捕碳技术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捕碳剂常用(NH4)2CO3,反应为:(NH4)2CO3(aq)+H2O(l)+CO2(g)=2NH4HCO3 (aq) ΔH3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T1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CO2气体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他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其关系如图
 则: ①△H3 0(填“>”、“=”或“<”)。 ②在T4~T5这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变化趋势的原因是: 。 (3)催化反硝化法和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 ①催化反硝化法中,用H2将NO3-还原为N2,一段时间后,溶液的碱性明显增强。则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 ②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阴极反应式为: 。

参考答案:(每空2分,共12分)(Ⅰ)-1473.2KJ·mol-1<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Ⅰ)(1)③×2-①-②,整理可得:Ba(s)+S(s)+2O2(g)=BaSO4(s) △H=-1473.2KJ·mol-1;(Ⅱ) (1) 洗涤含SO2的烟气的物质应该可以与SO2发生反应,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Ca(OH)2发生反应,由于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产生的亚硫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所以还可以与Na2CO3溶液发生反应产生CO2和Na2SO3,故可作洗涤剂的是a、c;(2)由于升高温度,CO2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正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所以△H3<0;②在T4~T5这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变化趋势的原因是:正反应为放热反应,T4~T5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O2的吸收率降低(或温度升高NH4HCO3部分分解);①催化反硝化法中,用H2将NO3-还原为N2,一段时间后,溶液的碱性明显增强。则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O3- +5H2 = N2 +2OH- + 4H2O;②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NO3- +12H+ + 10e-=N2↑+ 6H2O。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SO2吸收试剂的使用、反应热的判断、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电解方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的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B.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