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合气,其主要成份是CO、H2,还含有CO2和水蒸气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如图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中含有CO和H2。

(1)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
混合气→(???)(???)接(???)(???)接(???)(???)接(???)(???)接(???)(???)。
(2)确认混合气中有H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混合气→(E)(F)接(D)(C)接(A)(B)接(J
本题解析:完全仪器连接的关键有三点;①在H2和CO还原CuO之前,应将混合气中的CO2和水蒸气除去,以防对后面实验的干扰,应先吸收CO2(可用NaOH溶液),而后再吸收水分(防止吸收CO2所用的NaOH溶液中有水蒸气带出,不能完全除去水);②吸收CO2最好用NaOH溶液,吸收完全,确认CO2的生成最好用石灰水(得到浑浊物便于观察);③H2、CO还原CuO后确认氧化产物H2O和CO2时,首先确定水蒸气,而后确定CO2。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2分)某学生用0.1000 mol·L-1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取20.00 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试液
B.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取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mL处
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为3.10mL
20070410
?
????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的读数。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F(填序号); (2)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3)上述A步骤操作之前,若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 是??????????????????????????????(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5)若滴定结束时,滴定管液面如图所示,则终点读数为??????????????mL。 (6)根据读数计算出该待测液的浓度为????????。
参考答案:(1)D C E A??? (2)防止滴定管内壁附着的
本题解析:(1)考查中和滴定实验。滴定管要先润洗,然后装标准液,调整液面,最后滴定。 (2)滴定管若不润洗,则相当于把溶液稀释,造成滴定误差。 (3)锥形瓶是不能润洗的,若润洗,则消耗的氢氧化钠偏多,误差偏大。 (4)酸遇酚酞不变色,当滴定达到终点是,溶液会由无色变为红色。 (5)滴定管的刻度线在上方,滴定管准确到0.1ml,但读数需读到0.01ml。根据图示可知读数为21.10ml。 (6)滴定前是3.10mL,滴定后是21.10ml,实验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是21.10ml-3.10ml=18.00ml。 所以盐酸的浓度是 ?????????????????????????????????????????。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 ] A.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取NH3 B.用铜片和稀硝酸制取NO  C.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H2 D.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O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哈伯因为氨气的合成曾获1918年诺贝尔奖。 (1)写出实验室由氯化铵和熟石灰加热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检验氨气已装满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__试纸靠近集气瓶口,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 (2)用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 若加入酚酞,得到红色喷泉,若要得到蓝色喷泉呢,应加入酸碱指示剂?????????。
 (3)完成氨催化氧化生成为NO的反应方程式,4NH3+???O2="==4NO" + 6?????,产物NO能在通常状况下被空气氧化为NO2,请完成下列反应生成硝酸的化学方程式: 4NO+?O2+2H2O="==" 4HNO3 ??NO2+??????O2 +?H2O="==" 4HNO3 (4)1.28 gCu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与一定量的O2混合,然后通入水中恰好完全反应无气体剩余,则该氧气的物质的量为??????mol.
参考答案:(1)2NH4Cl + Ca(OH)2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实验室由氯化铵和熟石灰加热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 + Ca(OH)2 ?CaCl2 + 2NH3↑ + 2H2O。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溶于水显碱性,所以可用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而现象则是试纸变为蓝色。 (2)碱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纸变为蓝色,所以若要得到蓝色喷泉呢,应加入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 (3)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另外一种生成物应该是水。在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2价,失去5个电子,而氧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2价,得到2个电子,所以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配平后的方程式是4NH3+5O2="==4NO" + 6H2O;同样分析可知,另外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4NO+3O2+2H2O=4HNO3、4NO2+O2 +2H2O=4HNO3。 (4)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和氧气混合溶于水后又生成硝酸,所以在反应中铜失去的电子相当于被氧气得到。所以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配平和计算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出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然后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12分)实验室用固体烧碱配制500mL0.1000mol/L的NaOH溶液。 (1)需称量___________g烧碱 (2)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填写代号)____________________ a、烧杯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 d、1000mL容量瓶? e、漏斗 f、胶头滴管 (3)根据实验需要和(2)所列仪器判断,完成实验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 (4)步骤B通常称为转移,步骤A通常称为??????????? (5)将上述实验步骤A到F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 (6)若实验时遇到下列情况,将使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 A.忘记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B.容量瓶洗涤后底部内壁有水珠而未作干燥处理; C.定容、摇匀、静置后发现凹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参考答案:(1)2g?(2)d,e?(3)500 mL容量瓶?( 4)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