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石灰
(2)上述高锰酸钾受热部分分解后所得固体混合物中K2MnO4与MnO2物质的量之比是?????????。 (3)当A装置内反应结束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止水夹k,再一次用打气筒向装置内鼓入一定量空气,其目的是???????。 (4)若测得碱石灰增重ng。为了计算KMnO4的分解率α,该同学采用方法如下:设原mg的固体混合物中KMnO4及M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依据实验数据m及n,可列出三个含x、y、α的等式,请你写出这三个等式。(注意:等式中不用带单位) 仅含m、x、y的等式①:m=????????????????????。 仅含n、x、y的等式②:n=????????????????????。 仅含α、x、y的等式③:α=???????????????????。 (5)另一同学设计更为简单的方法(无须化学反应)也可测定KMnO4的分解率α。 该同学的方法是:称取一定量KMnO4受热部分分解后所得的固体混合物,置于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再进行“一系列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最后经计算,即可得出KMnO4的分解率α。该同学的“一系列实验操作”是指??????????。
参考答案: (1)(每空1分,共6分。其它合理答案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工业上从废铅蓄电池的铅膏回收铅的过程中,可用碳酸盐溶液与处理后的铅膏(主要成分为 PbSO4)发生反应:PbSO4(s)+CO32-(aq) PbCO3(s)+SO42-(aq)某课题组用PbSO4为原料模拟该过程,探究上述反应的实验条件及固体产物的成分。 (1)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 (2)室温时,向两份相同的PbSO4样品中分别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均可实现上述转化,在__________溶液中PbSO4转化率较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查阅文献:上述反应还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铅铅[2PbCO3·Pb(OH)2],它和PbCO3受热都易分解生成PbO。该课题组对固体产物(不考虑PbSO4)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全部为PbCO3;假设二:__________假设三:__________ (4)为验证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 ①定性研究:请你完成下表中内容。
 ②定量研究:取26.7mg的干燥样品,加热,测得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某同学由图中信息得出结论:假设一不成立。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中有CO和H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浓H2SO4的装置用途是______,盛NaOH溶液的装置用途是______. (2)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仪器C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______,其目的是______. (4)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______. (5)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的实验依据是______. (6)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依据是______.
参考答案:(1)浓硫酸可以做干燥剂,盛浓H2SO4的装置用途是将气体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2分)用含少量铁的氧化铜制取氯化铜晶体(CuCl2·xH2O)。有如下操作:
 已知:在pH为4~5时,Fe3+几乎完全水解而沉淀,而此时Cu2+却几乎不水解。 (1)氧化剂A可选用_______(填编号,下同) ① Cl2???????????? ② KMnO4??????? ③ HNO3???????? ④ H2O2 (2)要得到较纯的产品,试剂B可选用_______??? ① NaOH??????????? ② FeO ???????????? ③ CuO????????? ④Cu2(OH)2CO3 (3)试剂B的作用是______?????? ① 提高溶液的pH ② 降低溶液的pH ?? ③ 使Fe3+完全沉淀?? ④ 使Cu2+完全沉淀 (4)从滤液经过结晶得到氯化铜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按实验先后顺序选填编号) ① 过滤???????? ② 蒸发浓缩???????? ③ 蒸发至干???????? ④ 冷却 (5)为了测定制得的氯化铜晶体(CuCl2·xH2O)中x值,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称取m g晶体灼烧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冷却、称量所得无水CuCl2的质量为n g。 方案二:称取m g晶体、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沉淀洗涤后用小火加热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冷却、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n g。 试评价上述两种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方案是______,据此计算得x = _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12分)(1) ①④(2分) (2) ③④(2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四种试剂都具有强氧化性,为的是制取氯化铜晶体,选用的氧化剂反应后不能生成其它杂质离子,因此选用① Cl2 ④ H2O2。(2)试剂B与氧化剂A选择条件是相似的,因此选用③ CuO④Cu2(OH)2CO3。(3)选择的试剂B,通过与酸的反应生成Cu2+且提高溶液的pH。因在pH为4~5时,Fe3+几乎完全水解而沉淀,而此时Cu2+却几乎不水解。所以促使了Fe3+完全沉淀。(4)氯化铜晶体的生成,对滤液先加热蒸发使水份减少溶液浓缩,再冷却结晶,过滤就得到了氯化铜晶体。(5)氯化铜晶体灼烧的温度足以分解氯化铜,氯化铜经过灼烧是不能以氯化铜的形式存在的,会分解为CuO,CuCl2+2H2O Cu(OH)2+2HCl Cu(OH)2 CuO + H20,固体不可能为纯净的CuCl2,因此第一种方法不正确。第二方案中,最终生成的是CuO,根据铜原子守恒可得: CuCl2?xH2O → CuO 135+18x ??????80 m ????????????n (135+18x)/m = 80/n x=(80m-135n)/18n 点评:解答本题找准考点是关键,考查了盐类水解,注意方案一中最终的固体不可能为纯净的CuCl2。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是制取、洗涤并测量生成气体体积的装置示意图,利用该装置进行下表所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物质 实验
| a(液体)
| b(固体)
| c(液体)
| A
| 稀硫酸
| 锌粒
| 浓H2SO4
| B
| 稀硫酸
| 石灰石
| 浓H2SO4
| C
| 浓硫酸
| Cu片
| NaOH溶液
| D
| 稀HNO3
| Cu片
| H2O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