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计算题 含有SiO2的黄铁矿(FeS2)试样1克,在O2中充分灼烧后残余固体为0.76克,则该黄铁矿的纯度为________%;用这种黄铁矿100吨可制得98%的浓硫酸多少吨?(设工业生产中有2%的硫损失)
参考答案:72%,117.6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分别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三套实验装置:

(1)该小组同学对这三套装置进行了评价,认为甲和乙装置各有优缺点,甲装置的优点是????????????????????,乙装置的优点是???????????????????。
(2)丙装置综合了甲和乙的优点,是一套比较合理的装置,试管C中是??????溶液,A中玻璃管可起到防止B中品红溶液倒吸的作用,其原理是???????????????。
为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C溶液吸收,可采取的操作是??????????????????。
(3)写出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小组同学用丙装置进行实验过程中发现除了课本上描述的实验现象外,试管A内还生成了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成分可能是????????????????????????????。
参考答案:
(1)有尾气处理措施 (1分);
将铜片改为铜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1)有尾气处理措施;将铜片改为铜丝,溶液中插入铜丝反应开始,抽出铜丝反应停止,节约药品或“控制反应的进行”
(2)吸收二氧化硫可以用NaOH(或KMnO4等);玻璃管可平衡内外气压,A中气压不会减小;从玻璃管口处鼓入大量空气
(3)Cu+2H2SO4(浓)
CuSO4+S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的是
A? NaHSO3粉末加入HNO3溶液中 B? H2S气体通入氯水中
????????????????????????
C? NaOH溶液滴入Ba(HCO3)2 D? 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亚硫酸钠加入硝酸溶液中,硝酸跟亚硫酸氢钠间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和硫酸盐),所以一开始就会有气体产物,题给图像中的曲线不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
硫化氢通入氯水中,很容易发生下列反应:H2S+Cl2=2HCl+S。所以,反应一开始溶液的pH会降低。图像错误。
氢氧化钠滴入碳酸氢钡溶液中,一开始就会有沉淀生成。图像也不正确。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分两个阶段。先是:CO2+Ca2++2OH-=CaCO3↓+H2O;再是:CaCO3+CO2+H2O=Ca2++2HCO3-。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将BaCl2溶液分盛两支试管,第1支加入HNO3,第2支加入烧碱溶液,然后再分别通入SO2气体,结果两试管均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证明SO2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
B.若第1支试管改通H2S或Cl2溶解,后再通SO2气体,均不会产生沉淀
C.若第2支试管改通NH3,后通SO2,不会产生沉淀
D.升高pH使SO2水溶液中
浓度增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为原来颜色.该气体是
A.SO2
B.NO2
C.CO2
D.Cl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是因利用化合反应生成暂时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加热时该化合物分解,品红又恢复成红色.
解答:A.SO2是一种漂白剂,能使品红褪色,但是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加热时该化合物分解,二氧化硫从溶液中逸出,因此品红溶液又恢复原来颜色,故A正确;
B.NO2不是漂白剂,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不褪色,故B错误;
C.CO2不是漂白剂,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不褪色,故C错误;
D.Cl2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是一种漂白剂,能使品红褪色,加热后颜色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漂白性,难度不大,注意区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