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浓硫酸具有以下A~F的性质:A酸性;B高沸点难挥发;C吸水性;D脱水性;E强氧化性;F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1)浓硫酸与铜共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中往往有大量蓝色固体析出,可见浓硫酸在该实验中表现的性质有???????。(浓硫酸性质用“A”、“B”、“C”、“D”、“E”、“F”填空,下同)
(2)实验证明铜不能在低温下与O2反应,也不能与稀硫酸共热发生反应,但工业上却是将废铜屑倒入热的稀硫酸中并通入空气来制备CuSO4溶液。铜屑在此状态下被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硫酸在该反应中表现的性质是???????????????????????。
(3)在过氧化氢与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片,常温下就生成蓝色溶液。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2)中反应比较,反应条件不同的原因是???????????????????????。
(4)向蔗糖晶体中滴2~3滴水,再滴入适量的浓硫酸。发现加水处立即变黑,黑色区不断扩大,最后变成一块疏松的焦炭,并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写出产生有刺激气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该实验中浓硫酸表现的性质有???????????????????。
参考答案:(1)2H2SO4(浓)+Cu
本题解析:(1)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与铜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
CuSO4+SO2↑+2H2O,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由+6降到+4,浓硫酸表现了强氧化性,同时有一部分H2SO4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表现出了酸性,浓硫酸吸收了反应生成的水,使反应中有大量蓝色固体出现,表现了吸水性。(2)废铜屑倒入热的稀硫酸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实验用来证明SO2的存在,其中正确的是(???)
A.能使品红褪色。
B.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D.通入稀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得澄清溶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硝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具有漂泊性的物质不止二氧化硫一种,A不能证明。酸性气体都可以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B不能证明。选项C中也可以是CO2,所以也不能证明。通入稀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得澄清溶液,说明该气体具有还原性。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硝酸,则说明沉淀是硫酸钡,所以气体是二氧化硫,因此正确的答案是D。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反应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由SO2和O2反应制SO3需使用催化剂
B.燃烧粉碎的黄铁矿矿石有利于SO2的生成
C.硫酸生产中用98.3%的硫酸吸收SO3,而不用H2O或稀硫酸吸收SO3
D.用N2和H2合成氨需采用高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选项和B选项主要是考虑反应速率问题;C选项不用水或稀硫酸吸收SO3,原因是SO3与水反应放热,易形成硫酸酸雾。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由于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不断被重视,气象台天气预报普遍增加了“空气质量日报”,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日报”范围的是
A.悬浮颗粒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内容主要为污染性物质的含量,其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以及粉尘等.
解答:A.悬浮颗粒危害人体的呼吸道,属于有害物质,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物质,故A不选;
B.氮氧化物为有害气体,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物质,故B不选;
C.二氧化碳无毒,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物质,故C选;
D.二氧化硫为有害气体,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物质,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生活环境的污染问题,题目较为基础,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有些商贩为了使银耳增白,就用硫磺(燃烧硫磺)对银耳进行熏制,用这种方法制取的洁白的银耳对人体是有害的。这些不法商贩制取银耳利用的是(???)
A.S的漂白性
B.S的氧化性
C.SO2的漂白性
D.SO2的还原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