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CO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
CH3OH(g)。在容积均为1L的a、b、c、d、e五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等量的1mol CO和2mol H2混合气体,控温。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1和图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吸热反应
B.K1<K2(K为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C.反应进行到5min时,a、b两容器中平衡正向移动,d、e两容器中平衡逆向移动
D.将容器c中的平衡状态转变到容器d中的平衡状态,可采取的措施有升温或减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图1可知,温度越高,甲醇的含量越低,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A、B不正确。根据图像可知,从a到b到c甲醇的量都在上升,是因为T3的温度较高,反应较快最先达到平衡,T1和T2的温度虽然从理论上讲平衡的时候甲醇的量更高,但这个时候温度较T3低,反应慢,还没有达到平衡,实际上产生的甲醇量较少,所以这段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反应越快当然产物就越多了;T3之后由于c点的时候已经平衡,所以后面温度更高的也达到平衡了,所以C不正确。由于正反应是放热的、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将NH4I(s)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4I(s)
NH3(g)+HI(g);②2HI(g)
H2(g)+I2(g)。
达到平衡时,c(I2)=0.4mol·L-1,c(HI)=4.2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17
B.19
C.21
D.25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由方程式2HI(g)
H2(g)+I2(g),得①生成的c(HI)= c(NH3)=5.0mol/L
①K= c(HI)c(NH3)=4.2×5.0=21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恒温、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g)?3B(g)+C(g),若反应物在前20sA物质由3mol降为1.8mol,则前20s的平均反应速度为( )
A.v(B)=0.03mol/(L?s)
B.v(B)=0.045mol/(L?s)
C.v(C)=0.03mol/(L?s)
D.v(C)=0.06mol/(L?s)
参考答案:反应物在前20sA物质由3mol降为1.8mol,则A的反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
L-1
s-1 ??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
L-1 ??
C.反应开始到10s,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
Z(g)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H2(g)+I2(g)
2HI(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C.反应速率v(H2)="0.5v" (HI)
D.c (H2):c(I2):c(HI)=1:1: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实质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标志是所给条件是否从“变”达到“不变”。A该反应气体分子总数前后一样,故压强始终不变;B碘蒸气为紫色,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C反应速率之比始终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相等,故不能用于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各物质的浓度之比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相同,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无关系。故答案选B。
点评: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抓住实质、通过标志进行分析。难度中等,一般以选择题出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