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9分)(1)在容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由I2(g)和H2(g)合成HI(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温度对反应的影响,H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①温度为T1时,在0~tAmin内,H2的消耗速率
v (H2)=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右图所示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温度为T2,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时,反应到达B点所示状态
b.平衡状态从A点移动到B点,n(HI)/n(H2)增大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 加水稀释0.1mol·L-1的HF溶液,下列各量中增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c(H+)? b. Ka(HF)? c. c(F-)/c(H+)? d. c(H+) / c(HF)
(3) 在0.1mol·L-1HCl溶液中加入过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KI溶液,出现黄色沉淀,试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1)nA/6tA mol·L-1·min-1(2分)? c?(2分)
(2)d? (2分)
(3)Ag++Cl-=AgCl↓(1分)? AgCl(s)+I-(aq)=AgI(s)+Cl-(aq) (2分)
本题解析:①根据图像可知在在0~tAmin内,生成的碘化氢是nAmol,则消耗氢气是0.5 nAmol,所以反应速率是
nA/6tAmol/(L·min)。
②因为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所以混合气的密度始终是不变的。B点最先达到平衡状态,所以B点对应的温度高。由A点到B点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减少,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n(HI)/n(H2)减小。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2)HF属于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HF
F-+H+。稀释有利于电离,即在稀释过程中氢离子和氟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增加的,但其浓度是减小的,所以OH-的浓度是增大的。HF的物质的量是减小的,浓度也是减小的。电离常数和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因此正确的答案是d。
(3)本题主要考查了溶解平衡的相关内容。由于AgI的Ksp小,所以AgCl可转化为AgI。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mA(气) + nB(气)
pC(气) + qQ(气)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下列情况一定是平衡状态的是:
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反应速率Va:Vb:Vc:Vd=m:n:p:q
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键反应
A.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发生不变,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说明到达平衡,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体系的压强自始至终不变,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①错误;②随反应进行体系的温度发生变化,绝热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说明到达平衡,故②正确;?③随反应进行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不变,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说明到达平衡,故③正确;④随反应进行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发生不变,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说明到达平衡,故④正确;⑤反应速率自始至终都按vA:vB:vC:vD=m:n:p:q,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⑤错误;⑥A断键表示正反应速率,C断键表示逆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m?molA断键反应,同时生成pmolC,C的断键与成键相等,说明到达平衡,故⑥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已知反应:2CH3COCH3(l)
CH3COCH2COH(CH3)?2(l)。?取等量CH3COCH3,分别在0℃和20℃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代表0℃下CH3COCH3的Y-t曲线
B.反应进行到20min末,H3COCH3的
>1
C.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D.从Y=0到Y=0.113,CH3COCH2COH(CH3)2的
=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b曲线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少,b温度高,应代表20℃下CH3COCH3的Y-t曲线,A错误;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1,B错误;由图像可知温度越高,反应物转化率越小,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可缩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但反应物转化率降低,C错误;从Y=0到Y=0.113转化的CH3COCH3相同,生成的CH3COCH2COH(CH3)2也相同,D正确。
点评:从图像中挖掘出隐含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各示意图与对应的表述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该反应一定为放热反应
B.图②中曲线表示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醋酸溶液浓度的变化趋势图
C.图③表示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入足量镁粉,产生H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D.图④为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图,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适量NaOH固体的方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图①也可能是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错误。B.醋酸是弱酸,在溶液中主要是以电解质分子的形式存在。当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二者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破坏了醋酸的电离平衡。使醋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当二者恰好中和时醋酸的浓度达到最小值。此后再加入氢氧化钠就不再发生反应,得到的是醋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氢氧化钠的浓度逐渐增大。正确。C.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酸性盐酸大于醋酸。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由于醋酸是弱酸,盐酸是强酸。所以分别加入足量镁粉,产生H2盐酸比醋酸快,但最终达到的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错误。D.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其它条件无关。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8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
(1)该反应正向为ΔH?0;若该反应符合如图所示的关系,则在图中,Y轴是指?。?(答出一种即可)

(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 (H2)正=v (H2O)逆? d.c(CO2)=c(CO)
(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0.9·c(CO2)·c(H2)=c(CO)·c(H2O),由此可以判断此时的温度为?℃。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原化学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1)>;CO2或H2的百分含量(2)b、c(3)800℃;正;不变
本题解析:(1)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图中随着温度升高,Y轴代表的物理量减小,Y轴可表示CO2或H2的百分含量。
(2)该反应各物质都是气体且反应前后化学计量数不变,所以不管是否平衡压强都不变,a错误;混合气体中c(CO)不变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中H2和H2O速率相等,所以v (H2)正=v (H2O)逆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CO2)、c(CO)浓度不变可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而不是二者浓度相等,D错误。
(3)
=K=0.9,此时温度为800℃;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气体的m和n均不变,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点评: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学会利用平衡常数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