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将铁片放到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稀硫酸
B.硫酸铜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铝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首先考虑把铁加入下列溶液,是否反应,若不反应,则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若反应,再看反应后,生成的溶质的质量是否增大或减小,从而判断出溶液的质量的变化.
解答:A、铁与H2SO4反应,生成FeSO4溶液,每消耗1mol铁就生成1mol氢气,溶液质量增加,故A错误;
? B、铁与CuSO4反应后,生成FeSO4溶液,每消耗1mol铁则生成1mol铜,溶液质量减少,故B正确;
? C、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溶液的质量不变,故C错误;
? D、铁与氯化铝溶液不反应,溶液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金属铁的化学性质,探究与铁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减的问题,根据与铁反应前后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确定溶液质量的增减.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美国“海狼”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铝钠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作载热介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Na)>r(Al)
B.铝钠合金若投入一定的水中可得无色溶液,则n(Al)<n(Na)
C.m 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若放出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小
D.铝钠合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铜溶液中,肯定有氢氧化铜沉淀也可能有铜析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A正确;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而铝能和氢氧化钠难溶于反应生成NaAlO2和氢气,因此根据得到的是无色溶液可知,单质铝的物质的量小于钠的,B正确;在质量相等的条件下,金属铝放出的氢气多,所以若放出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大,C不正确;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因此可以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如果铝过量,则还能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D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钠、铝的性质
点评:钠属于活泼的金属,极易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关于钠投入水溶液中的反应要注意反应的先后顺序,即首先和水,然后生成的氢氧化钠再和溶液反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为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常将H2O2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较快失效的是
A.MnO2
B.H2S
C.稀硫酸
D.NaHCO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过碳酸钠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能与碳酸钠或过氧化氢发生反应的物质,可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注意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在MnO2作催化剂条件下可以分解,以此来解答.
解答:A.MnO2能使过氧化氢分解,则可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故A不符合;
B.H2S与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可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故B不符合;
C.碳酸钠与硫酸反应,则可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故C不符合;
D.NaHCO3都不与Na2CO3和H2O2反应,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故D符合.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钠的化合物及过氧化氢的性质,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注意信息与所学知识的结合来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mol/L和2mol/L,取10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混合气体体积为(设反应中HNO3被还原成NO)
A.0.448L
B.0.672
C.0.896
D.0.22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10mL混合酸中含有:n(H+)=0.01L×2×4mol/L+0.01L×2mol/L=0.1mol,n(NO3-)=0.01L×2mol/L=0.02mol,由于铁过量,则发生反应:3Fe+2NO3-+8H+=3Fe2++2NO↑+4H2O,Fe+2H+=Fe2++H2↑,以此计算该题.
解答:10mL混合酸中含有:n(H+)=0.01L×2×4mol/L+0.01L×2mol/L=0.1mol,n(NO3-)=0.01L×2mol/L=0.02mol,
由于铁过量,则发生反应:3Fe+2NO3-+8H+=3Fe2++2NO↑+4H2O,Fe+2H+=Fe2++H2↑,则
3Fe+2NO3-+8H+=3Fe2++2NO↑+4H2O
0.02mol? 0.08mol? 0.02mol
反应后剩余n(H+)=0.1mol-0.08mol=0.02mol,
Fe+2H+=Fe2++H2↑
?0.02mol? 0.01mol
所以:n(NO)+n(H2)=0.02mol+0.01mol=0.03mol,
V(NO)+V(H2)=0.03mol×22.4L/mol=0.672L,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铁过量,根据n(H+)、n(NO3-)判断反应的可能性,判断生成气体为NO和H2的混合物,进而计算气体的体积,题目易错.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H2CO3
B.熔点:K>Na>Li
C.同条件下,同浓度溶液的pH值:NaHCO3>Na2CO3
D.还原性:S2->Br->I-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A、碳酸氢钠能分解生成碳酸钠,所以碳酸钠的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碳酸在溶液中不能稳定的存在,常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形成存在;
B、同主族金属原子半径增大,形成金属键减弱,熔点降低;
C、碳酸钠溶液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溶液;
D、还原性是失电子能力比较,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解答:A、碳酸氢钠能分解生成碳酸钠,所以碳酸钠的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碳酸是易分解的酸,所以热稳定性:Na2CO3>NaHCO3>H2CO3,故A正确;
B、同主族金属原子半径增大,形成金属键减弱,熔点降低,熔点:K<Na<Li,故B错误;
C、碳酸钠溶液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溶液;同条件下,同浓度溶液的pH值:NaHCO3<Na2CO3,故C错误;
D、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Br>I>S,还原性:S2->I->Br-,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钠及其化合物性质应用,碱金属性质的递变规律分析,盐类水解的分析,离子还原性比较方法,题目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