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化学试题《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 B的阳离子的氧化性比A的阳离子强,则A元素的金属性可能比B元素强,也可能弱,错误;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A原子失去的电子比B原子多,不能证明A的金属性一定比B强,比较金属的金属性的强弱,应该比较原子失去的在的难易,错误;C. 不存在FeI3,Fe3+与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错误;D.若完全变为NaCl、NaClO,则电子转移0.15mol;若完全变为NaCl、NaClO3,则电子转移0.25mol;而现在产生的是NaCl、NaClO、NaClO3共存的溶液,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n<0.25,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表列举的各组事实中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某化学小组在学习元素周期律后,对教材中Fe2+氧化为Fe3+的实验进一步思考,并提出问题:Cl2能将Fe2+氧化为Fe3+,那么Br2和I2能否将Fe2+氧化为Fe3+?
环节三: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解释 (1)同学甲认为①中现象说明溴水能将Fe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同学乙认为应该补充实验,才能得出同学甲的结论。请你帮助同学乙完成实验: 实验2:
(2)该小组同学对②中溶液呈黄色的原因展开了讨论: 可能1:碘水与FeCl2溶液不反应,黄色是碘水稀释后的颜色。 可能2:______________。 实验3:进行实验以确定可能的原因。
同学丙认为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是“可能2”成立,同学丁认为不严谨,于是设计了实验4: 实验4:
你认为实验4设计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同学丁根据实验4现象得出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碘水与FeCl2溶液反应的程度很小。 (3)Cl2、Br2、I2氧化Fe2+的能力逐渐减弱,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____。 参考答案:环节一:均为第ⅦA族单质,氧化性均较强(合理即可) 本题解析: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均具有氧化性,但氧化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实验1中①黄色为Fe3+的颜色,说明Br2能将Fe2+氧化成Fe3+,实验1中②黄色可能是Fe3+的颜色,也可能是原碘水的颜色,应用KSCN溶液检验是否有Fe3+生成。实验3中,由于Fe2+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所以上层清液出现浅红色,不能说明Fe2+能被I2氧化,应采取措施防止空气的干扰。卤族元素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从上到下原子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硫氰(SCN)2的化学性质与卤素(X2)类似,被称为拟卤素,如(SCN)2+H2O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在淀粉KI溶液中,滴加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H2SO4溶液立即变蓝,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在上述兰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兰色逐渐消失,这是因为 参考答案:在酸性条件下,ClO- 将I-氧化为I2遇淀粉变蓝;ClO-+2H+ +2I-==I2+Cl-+H2O;SO32-将I2还原为I-;?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实验方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