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根据下列反应,可以判断有关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Cl2+2KI=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FeCl3+2HI=2FeCl2+2HCl+I2
④H2S+I2=S↓+2HI
A.H2S>I2>Fe3+>Cl2
B.Cl2>Fe3+>I2>S
C.Fe3+>Cl2>H2S>I2
D.Cl2>I2>Fe3+>H2S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反应①可知氧化性:Cl2>I2,由反应②可知氧化性:Cl2>Fe3+,由反应③可知氧化性:Fe3+>I2,由反应④可知氧化性:I2>S,则氧化性:Cl2>Fe3+>I2>S。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8分)(1)(NH4)2SO4在强热条件下,可分解生成NH3、SO2、N2、H2O.
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将K2S跟HNO3反应,生成NO、S、KNO3、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产物是?;?若生成2molNO,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总物质的量为?mol。
参考答案:(1)1:3(2)3K2S+8HNO3=2NO+3S+6KNO3+4H2O?S? 6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序号
| 反应物
| 产物
|
①
| KMnO4、H2O2、H2SO4
| K2SO4、MnSO4
|
②
| Cl2、FeBr2
| FeCl3、FeBr3
|
③
| MnO4-
| Cl2、Mn2+
|
A.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4->Cl2>Fe3+>Br2
B.第①组反应的氧化产物为O2
C.第②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l2与 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mol Cl2,转移电子2mo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根据①可知氧化性:MnO4->H2O2;根据②可知氧化性:Cl2>Br2>Fe3+;根据③可知氧化性:MnO4->Cl2,所以氧化性:MnO4->Cl2>Br2>Fe3+,错误;B.在第①组反应中氧化剂是KMnO4,还原剂是H2O2,氧化产物是O2,正确;C.第②组反应中3Cl2+ 6FeBr2= 2FeCl3+4FeBr3,所以Cl2与 FeBr2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正确;D.在第③组反应中根据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生成1mol Cl2,转移电子2mol,正确。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观察如下反应,总结规律,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①Al(OH)3+H2O
Al(OH)4- +H+ ②NH3+H2O
NH4++OH-
(A)已知B(OH)3是一元弱酸,试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B)已知N2H4是二元弱碱,试写出其二步电离方程式
。
(2)将a mol Cl2通入含 b mol FeBr2的溶液中,若0<a/b≤1/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 +Cl2 = 2Fe3+ +2 Cl-,写出另2个可能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①当1/2< a/b<3/2时 。
②当a/b≥3/2时 。
参考答案:(1)A、 B(OH)3+H2O
B(OH)4-+H+
B、N2H4+H2O
N2H5+ +OH- N2H5+ + H2O
N2H62+ +OH-
(2)①b Fe2++(2a-b)Br-+aCl2 =" b" Fe3++(a-b/2)Br2+2 aCl-
②2 Fe2++4Br-+3Cl2 = 2Fe3+ +2Br2+6Cl-
本题解析:(1)A、B(OH)3是一元弱酸,所以根据①可知,电离方程式为B(OH)3+H2O
B(OH)4-+H+。
B、N2H4是二元弱碱,则根据②可知,电离方程式为N2H4+H2O
N2H5+ +OH-、N2H5+ + H2O
N2H62+ +OH-。
(2)由于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强于溴离子的,所以氯气首先氧化亚铁离子。氧化亚铁离子需要b/2mol,全部氧化溴化亚铁需要3b/2mol,所以当1/2< a/b<3/2时,亚停止了全部被氧化,溴离子部分被氧化,方程式为b Fe2++(2a-b)Br-+aCl2 =" b" Fe3++(a-b/2)Br2+2 aCl-;当a/b≥3/2时,溴化亚铁全部被氧化,方程式为2 Fe2++4Br-+3Cl2 = 2Fe3+ +2Br2+6Cl-。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根据下列方程式(1)2Fe2++Cl2===2Fe3++2Cl-;(2)HClO+H++Cl-===Cl2+H2O;(3)2Fe3++Cu===2Fe2++Cu2+; (4)Fe+Cu2+===Fe2++Cu。判断下列各组物质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HClO>Cl2>Fe3+>Cu2+>Fe2+
B.Fe3+>HClO>Cl2>Fe2+>Cu2+
C.Cl2>HClO>Fe3+>Cu2+>Fe2+
D.HClO>Fe3+>Cl2>Cu2+>F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