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燃烧热》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二)
2017-07-10 18:07:3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工业生产中,降低能耗是重要的节能措施。下列说法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使用恰当的还原剂,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把金属从矿石中提取出来; B.研制出性能优良的催化剂可以使反应温度降低,提高反应速率,从而起到节能效果; C.制水泥、玻璃等硅酸盐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我们应通过降低其产量来节能; D.利用铝的还原性和铝转化为氧化铝时能放出大量热的性质,工业上常用铝粉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较低的温度下把金属从矿石中提取出来,降低能耗,故A项正确;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可以使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提高反应速率,起到节能效果,故B正确;通过降低其产量来节能,不符合实际,故C错误;铝热反应就是铝粉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14分)碘溶于碘化钾溶液中形成I3—,并建立如下平衡:I3— I—+ I2。实验室可以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平衡时I3—的浓度 实验原理: 为了测定平衡时的c(I3—) ,可用过量的碘与碘化钾溶液一起摇动,达平衡后取上层清液用标准的Na2S2O3滴定:2 Na2S2O3 + I2 =" 2NaI" + Na2S4O6。 由于溶液中存在I3— I— + I2的平衡,所以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最终测得的是I2和I3—的总浓度,设为c1,c1 = c(I2)+c(I3—);c(I2) 的浓度可用相同温度下,测过量碘与水平衡时溶液中碘的浓度代替,设为c2,则c(I2)= c2,c(I3—)=c1 —c2; 实验内容: 1.用一只干燥的100 mL 碘量瓶和一只250 mL碘量瓶,分别标上1、2号,用量筒取80 mL 0.0100 mol.L-1 KI于1号瓶,取200 mL 蒸馏水于2号瓶,并分别加入0.5 g过量的碘。 2.将两只碘量瓶塞好塞子,振荡30分钟,静置。 3.分别取上层清液20 mL用浓度为c mol/L标准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1号瓶消耗V1 mL Na2S2O3溶液,2号瓶消耗V2 mL Na2S2O3溶液。 4.带入数据计算c(I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准Na2S2O3溶液应装入?(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原因是?。 (2)碘量瓶在震荡静置时要塞紧塞子,可能的原因是? (3)滴定时向待测液中加入的指示剂是?,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4)用c 、V1和V2表示c(I3—)为?mol·L-1。 (5)若在测定1号瓶时,取上层清液时不小心吸入了少量的I2固体,则测定的c(I3—)?(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14分)(每空2分)(1) 碱式滴定管;Na2S2O3溶液呈碱性?(2)防止I—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3) 淀粉 ;?溶液恰好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4) (cV1-cV2)/40?(5)偏大
本题解析:(1)Na2S2O3溶液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显碱性,所以标准Na2S2O3溶液应装入碱式滴定管中; (2)由于碘离子具有还原性,而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能氧化碘离子,所以碘量瓶在震荡静置时要塞紧塞; (3)由于碘遇淀粉显蓝色,所以滴定时向待测液中加入的指示剂是淀粉,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溶液恰好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4)1号瓶消耗V1mL Na2S2O3溶液,2Na2S2O3+I2=2NaI+Na2S4O6可知,20ml溶液中I2和I3-的总物质的量=1/2×V1×10-3L×c mol·L-1=0.5cV1×10-3?mol;2号瓶消耗V2mL Na2S2O3溶液,可知20mL溶液中I2的物质的量=1/2×V2×10-3L×c mol·L-1=0.5cV2×10-3?mol, 故c(I3-)= ; (5)如果取上层清液时不小心吸入了少量的I2固体,则1号瓶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增加,由c(I3-)= 可知,测定结果偏大。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25 ℃时,向V mL pH=a的盐酸中滴加pH=b的氢氧化钠溶液10V mL时,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恰好等于Na+的物质的量,则此时a+b的值为( ) A.14 B.15 C.13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c(Cl-)=c(Na+)可知c(H+)=c(OH-),V mL×10-3 L/mL×10-a=10V mL×10-3 L/mL×10b-14,化简可得a+b=13,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25℃时,将某强酸和某强碱溶液按10∶1的体积比混合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此强酸与强碱溶液的pH之和是 A.12 B.13 C.14 D.15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设强酸的pH=a,强碱的pH=b, 由25℃时,若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和后溶液呈中性, 即n(H+)=n(OH-), 则10×10-a=1×10b-14, 101-a=10b-14, 即1-a=b-14, 则a+b=15, 故pH(酸)+pH(碱)=15,故答案为:pH(酸)+pH(碱)=15.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若以w1和w2分别表示浓度为c1mol/L和c2mol/L硫酸的质量分数,已知2 w1=w2,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硫酸的密度比纯水的大) A.2c1=c2 B.2c2=c1 C.c2>2c1 D.c1<c2<2c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设物质的量是浓度为c1 mol?L-1的密度为ρ1,物质的量是浓度为c2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为ρ2,则 c1= ,c2= , 。因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溶液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则ρ1<ρ2, 则c2>2c1。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计算与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溶液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