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可根据相同时间内收集的气体体积多少来测量反应速率,正确;B项根据两瓶气体的颜色来验证温度对平衡的影响,正确;C项应该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错;D项根据试管中的导管是否形成水柱来判断,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少量蒸馏水
B.用铜和浓硝酸制取少量NO2
C.比较MnO2、Cl2、I2的氧化性
D.探究NaHCO3的热稳定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 .制取少量蒸馏水,能达到实验目的
B?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C 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
D 加热NaHCO3的试管,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够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加热褪色后品红溶液,溶液恢复红色
| 证明亚硫酸的不稳定性
|
B
|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少量气泡产生
| 证明常温下KSP(BaSO4)>KSP(BaCO3)
|
C
| 常温下测定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盐酸pH小于醋酸pH
| 证明相同条件下,在水中HCl电离程度大于CH3COOH
|
D
| 将浓硫酸和碳混合加热,直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 检验气体产物中CO2的存在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加热褪色后品红溶液,溶液恢复红色,这说明SO2的漂白是不稳定的,而不能说明亚硫酸的不稳定性,A不正确;B、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少量气泡产生,这说明反应中有碳酸钡沉淀产生,这与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溶度积常数并无直接关系。因为只要溶液中c(Ba2+)·c(SO42-)>KSP(BaCO3)即可产生碳酸钡沉淀,B不正确;C、常温下测定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盐酸pH小于醋酸pH,这说明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因此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条件下,说明盐酸的电离程度要大于醋酸的电离程度,C正确;D、在加热的条件下浓硫酸与碳加热反应生成CO2、SO2和水。由于SO2也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根据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说明有CO2生成,D不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下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铁粉与稀硝酸反应,制取少量氢气,用排水法收集
B.在蒸发皿中给十水碳酸钠加热脱水
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6.55mL的KMnO4溶液
D.用分液漏斗分离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稀硝酸是氧化性酸,硝酸根离子的氧化性远大于氢离子,因此与氢前金属反应时不能产生氢气,只能产生一氧化氮,NO可用排水法收集,故A选项错误;十水碳酸钠是固体,加热固体物质不能在表面皿中进行,应该在坩埚或试管中进行,故B选项错误;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因此只能用酸式滴定管量取,酸式滴定管直径较小,能精确到0.01mL,故C选项正确;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混合加热得到乙醇、溴化钠,乙醇、溴化钠都易溶于水,不会分层,因此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NO而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图中K为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F是一半空的注射器。

请回答有关问题:
(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为达到此目的,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K,且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当装置C中产生______________时,关闭K。
(2)?在完成(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E和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为实现此作用,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氮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兼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参考答案:(1)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将整个装置内的空气赶尽,避免NO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对气体产物的观察产生干扰;白色沉淀
(2)铜丝表面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仍为无色,溶液变为蓝色;3Cu+8H++2NO3-=3Cu2++
2NO↑+4H2O
(3)验证无色气体为NO;将注射器F中的空气推入E中或将E中的无色气体吸入到注射器中
(4)防止溶液倒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