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短周期的三种元素X、Y、Z位于同一周期,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X>Y>Z
B.阴离子的还原性:X<Y<Z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Z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Z>Y>X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逐渐升高,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合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所以根据化学式可知,非金属性是X>Y>Z。非金属性越强,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氮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所以ABC都是正确的,D不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用下列方法来制备胶体,能够得到胶体的是
A.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和硫酸相混和并振荡
B.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到20mL温水中
C.边加边振荡,并加热到沸腾
D.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一次性加入到20mL沸水中
E.并加以搅拌
F.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20mL到沸水中
G.边加边振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现有A─E五种元素,其中C、D、E三种是短周期元素。A、B的单质均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A的两种黑色氧化物(其中一种有磁性)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0,B的相对原子质量比A大8。C是金属元素,其原子的M层有一个未成对的p电子;D元素的主族序数是其所在周期序数的3倍;E的某种原子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1)请写出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写出C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D和E按1:1的原子个数比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填“极性键”、“非极性键”或“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①写出C单质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高温条件下,将D、E组成的气态化合物与A 的粉末充分反应,生成8g E的单质和相应的固态化合物时,放出a kJ 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的某种氯化物溶液呈黄色,它与B的单质的反应工业上常用于腐蚀电路板,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第4周期?第VIII 族? 1s22s22p 63s23p1?
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2)① 3Fe(s) + 4 H2O(g)= Fe3O4 (s)+ 4H2(g) ;△H=" -" a kJ/mol
② 2Fe3+ + SO2 + 2H2O = 2Fe2+ + SO42-+ 4H+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①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久置于空气中变成蓝色
②淀粉遇碘变蓝
③在蜂、蚁蜇咬处涂稀氨水或小苏打溶液可以减轻疼痛
④电解氯化钠溶液.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①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久置于空气中变成蓝色,是由于硫酸铜粉末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了五水合硫酸铜;
②碘水中含有I2,淀粉遇碘变蓝色,
③蜂、蚁的刺液是酸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显碱性的物质;
④氯化钠溶液通电后,生成氢氧化钠等新物质.
解答:①硫酸铜粉末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反应:CuSO4+5H2O=CuSO4?5H2O,由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属于化学变化,故①正确;
②碘水中含有I2,淀粉遇碘变蓝色,属于化学变化,故②正确
③蜂、蚁的刺液是酸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显碱性的物质;显酸性的物质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发生中和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③正确;
④氯化钠溶液通电后导电发生反应:2NaCl+2H2O
2NaOH+Cl2↑+H2↑属于化学变化,故④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变化,注意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本题时须从概念入手,分析各选项是否有生成新物质,即可解题.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表示碱金属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则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还原性
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熔点
D.原子半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图可知,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碱金属的性质呈递增趋势,而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降低。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