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硫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生成NO2不能用NaOH溶液干燥,会被吸收;B生成SO2需要加热条件;D中NH3不能用浓硫酸干燥,会吸收掉NH3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配制100mL1.0mol·L-1的NaOH溶液,下列情况不会影响溶液浓度的是(?) A.容量瓶使用前有蒸馏水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俯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称量NaOH固体时使用了称量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容量瓶使用前有蒸馏水,不影响;?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损失溶质; C.俯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溶液体积偏大; D.称量NaOH固体时使用了称量纸,损失溶质;故选A。 点评:误差分析是要注意:误差的分析的决定式是C=n/v=m/Mv 关键是看实验操作过程中溶质有没有损失,溶液体积不变时,若溶质损失,分子减少所以C偏低;若溶质不损失,溶液体积减少,分母减小,所以C偏高;反之亦然。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14分)高纯六水氯化锶(SrCl2·6H2O)可用于制造高档磁性材料、电解金属钠的助熔剂、高档颜料和液晶玻璃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高纯六水氯化锶的制备过程如下: Ⅰ.将纯水加入烧杯内,搅拌下加入适量工业碳酸锶粉末(含少量Ba、Fe的化合物),制成浆料。 Ⅱ.缓慢加入工业盐酸进行酸化,将固体物质溶解。 Ⅲ.然后喷淋加入适量的硫酸,再加入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少许。 Ⅳ.调节pH至8~10, 加热至60~70℃, ,搅拌1h,过滤,除去残渣。 Ⅴ.滤液加热至沸,继续浓缩至氯化锶质量浓度(溶质质量与溶液体积之比)为 x g/L。 请回答: (1)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2)已知Sr为第五周期第ⅡA族元素,则不符合Sr>Ca的是?(填序号)。 ①原子半径?②最外层电子数 ③金属性?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 (3)写出步骤Ⅱ中加入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加入硫酸后会先生成硫酸锶沉淀,进而转化为硫酸钡沉淀,试分析原理?。 (5)步骤Ⅲ中在酸性环境下加入双氧水是为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步骤Ⅳ中调节pH至8~10,最好选用的试剂为?。 (7)已知某次实验得到浓缩后的氯化锶溶液中溶质为818g,溶剂为1000 g,经测定该溶液的密度为1.5 g/mL,则该溶液溶质的质量浓度x为??g/L(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参考答案:(14分) (1) (2分) (2)②(2分) (3)SrCO3+2H+=Sr2++H2O+CO2↑(2分) (4)溶液中大部分是氯化锶,所以加入硫酸后会先生成硫酸锶,由于硫酸钡的溶解度小于硫酸锶,所以会进一步转化为硫酸钡沉淀(2分) (5)2Fe2+ + H2O2 + 2H +=2Fe3+ + 2H2O (2分) (6)Sr(OH)2(2分) (7)675(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醛可与NaHSO3饱和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水溶性的α-羟基磺酸钠:
 反应是可逆的。在通常条件下有70%~90%的原料向正反应方向转化。 (1)若氯苯中含有杂质苯甲醛,要除去此杂质,可作用的试剂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分离的方法是____。 (2)若使CH3—CHOH—SO3Na转化为乙醛,可采用的试剂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分离的方法是____。
参考答案:
 (2)H2SO4? 2NaHSO3+H2SO4==Na2SO4+2H2O+2SO2↑蒸馏
本题解析:充分应用题给信息,并联想有关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和物质的性质分析题目要求。 (1)氯苯中混有苯甲醛,按题给反应,用NaHSO3与苯甲醛加成,生成可溶于水的 ,则与不溶于水的氯苯分为两层,用分液漏斗分离即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注意到题给条件“反应是可逆的,在通常条件下”正反应方向的转化率较高,若能使平衡左移,则可生成乙醛,而考虑平衡左移的方法,若以CH3—CHOH—SO3Na为纯液体,没有浓度的问题,则只应考虑使左侧NaHSO3浓度减小的办法,则可相应使用H2SO4,发生反应: 2NaHSO3+H2SO4==Na2SO4+2H2O+2SO2↑ 使NaHSO3浓度减小,而使平衡左移,转化为乙醛:
 注意到Na2SO4为离子晶体,熔沸点较高,而CH3CHO沸点仅为20.8℃,易挥发,所以用蒸馏的方法,则可分离出乙醛。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