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某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既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也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气体,此物质有可能是
①单质?②氧化物?③酸?④碱?⑤盐.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②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某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既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也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气体,证明酸性强于碳酸;
①单质Cl2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②氧化物如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
③酸符合要求;
④碱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
⑤盐可以是酸式盐如NaHSO4,显酸性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解答:①单质Cl2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所得溶液既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也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气体,故①正确;
②氧化物如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所得溶液既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也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气体,故②正确;
③酸符合要求;所得溶液既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也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气体,故③正确
④碱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也不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气体,故④错误;
⑤盐可以是酸式盐如NaHSO4,显酸性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得溶液既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也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气体,故⑤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应用,依据物质分类和具有的性质分析符合条件的反应现象,熟练掌握基础,解决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元素的性质如原子半径、电负性、第一电离能、金属性、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是由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决定的。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和
两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等于?(?)
A.b-m-n
B.b+m+n
C.b-m+n
D.m-n+b
参考答案:
答案:B







本题解析:
两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意味着两离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各层上的电子数也相同,因此核外电子总数必相同。b+n=a-m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2分)【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
A.[物质结构与性质]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字母代表相应的元素。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 c
| d
| ?
| ?
|
?
| e
| ?
| ?
| ?
| ?
| ?
| ?
| ?
| ?
| ?
| ?
| f
| ?
| 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
| I
| ?
| ?
| ?
| ?
| ?
| ?
| ?
| ?
|
(1)元素h的四价阳离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2)元素c、d、e、f的第一电离能(I1)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相应元素的元素符号表示)
(3)表中所列的元素之间可以形成多种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则它们形成的化合物之一——邻甲基苯甲醛的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1 mol 苯甲醛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4)元素d与e形成的化合物常用于制作?材料,其原因是?。
(5)表中有关元素形成的一种离子和单质d3互为等电子体,则该离子的化学式为?。
(6)元素I的合金可用来储存a的单质,该合金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此合金的化学式为?。

参考答案:共12分。
(1)3d5(2分)?
(2)Al<Mg<O<N(2分)
(3)sp2和sp3(2分)? 14 mol或14NA(1分)
(4)耐火(1分)?晶体的晶格能较大(1分)
(5)NO2—(1分)
(6)LaNi5(2分)
本题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可判断a~(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判断h是Co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的排布式为3d74s2,所以四价阳离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
(2)元素c、d、e、f分别是N、O、Mg、Al元素,N与O比,N的2p轨道是2个电子为半充满状态,所以第一电离能N>O;Mg与Al,Mg的最外层是3s轨道,有2个电子,为全充满状态,所以第一电离能Mg>Al,而电子层数越多,第一电离能越小,所以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是Al<Mg<O<N;
(3)邻甲基苯甲醛的分子中苯环、醛基上的碳原子的周围有3个σ键,是sp2杂化,甲基上的碳原子周围是4个σ键,是sp3杂化;单键都是σ键,双键有1个是σ键,所以1 mol 苯甲醛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14 mol或14NA;
(4)元素d与e形成的化合物是MgO,常用作耐火材料,因为MgO的晶格能较大,它的熔点高,所以被用作耐火材料;
(5)单质d3即O3,是3原子18个价电子的分子,与它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的判断,应在O元素的周围找,所以应是NO2-;
(6)元素I是Ni元素,上下底面各有6个Ni原子,侧面有 6个Ni原子,内部形成正六边形的有6个Ni原子,所以晶胞中Ni的原子个数=18×1/2+6=15;La原子位于六棱柱的顶点和上下底面的中心,所以晶胞中La原子的个数=12×1/6+2×1/2=3;所以晶胞中Ni与La的原子个数比是15:3=5:1,该晶胞的化学式为LaNi5。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各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按s、p、d、f的顺序依次为1、3、5、7
B.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至f能级结束
C.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
D.各能层含有的电子数为2n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s能级有一个原子轨道,p能级有3个院子轨道,d能级有5个原子轨道,f能级有7个原子轨道,所以A正确。能层数=能级数,所以第一能层只有s能级,第二能层有s、p能级,第三能层有s、p、d能级,以此类推,所以B、C错。2n2是各能层中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很多情况下电子达不到这个数。所以D错。正确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能层、能级的概念以及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和容纳电子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