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盐类水解的原理》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1)把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玻璃棒蘸Na2CO3溶液点在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溶液的pH 本题解析:(1)PH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把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化肥:①(NH4)2SO4 ②氨水 ③过磷酸钙 ④K2CO3 ⑤KCl ⑥尿素,其中能混合使用的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由上述化肥的性质可知,①③呈酸性,⑤⑥呈中性,②④呈碱性,根据呈酸性的肥料不能和呈碱性的肥料混合使用的原则,只有B选项合理。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1)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
是 :
①热纯碱溶液洗涤油污的能力比冷纯碱溶液强;②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食用
时,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③石灰岩(喀斯特地貌)的溶洞形成;④BaCO3不能做“钡餐”,而BaSO4则可以;⑤使用泡沫灭火器时“泡沫”生成的原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氯化铝水溶液呈 性 ,其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
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
参考答案:(1)A
(2)酸 Al3+ +3H2OAl(OH)3+3H+ Al2O3
本题解析:(1)①主要应用是温度对水解程度的影响;②发生反应,应用了沉淀溶解平衡原理;③应用了沉淀溶解平衡原理;④原因是,BaCO3能溶于胃酸产生有毒的钡离子,而BaSO4则不可以,应用了沉淀溶解平衡;⑤应用的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隔绝空气”等灭火原理。因此答案选A②③④。
(2)氯化铝为强酸弱碱盐,其水溶液显酸性。原因为弱碱阳离子的水解:Al3++3H2OAl(OH)3+3H+。把AlCl3溶液蒸干,由于铝离子的水解,HCl挥发,最终的到的物质为Al(OH)3,再对其灼烧,则发生反应:
。因此最终得到的物质应为
。
考点:电解质溶液
点评:本题考查了沉淀的溶解平衡以及弱离子的水解,属于基础内容,也是高考必考考点。复习备考过程中应熟记中学阶段常见的弱酸弱碱,避免出现不知哪种离子发生水解的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NaHCO3溶液中,若采取措施使溶液pH增大的同时,c(CO32-)的变化情况是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碳酸氢钠溶液中,若使溶液的pH增大,可以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则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生成碳酸钠,所以碳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大;也可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溶液的pH增大,但碳酸根离子浓度减小,所以答案选D。
考点:考查碳酸氢钠溶液pH的变化对碳酸根离子浓度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法精炼铜,当阴极质量增加32 g时,一定有6.02×1023个电子转移
B.含10.6 g Na2CO3的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总数等于6.02×1022
C.28 g由乙烯和氮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6.02×1023个原子
D.含0.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6.02×102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电解法精炼铜,阴极是铜离子放电,则当阴极质量增加32 g即0.5mol铜时,转移0.5mol×2=1mol电子,即一定有6.02×1023个电子转移,A正确;B.碳酸钠溶于水碳酸根水解生成碳酸氢根和氢氧根,则含10.6 g Na2CO3即0.1mol碳酸钠的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总数大于6.02×1022,B错误;C.乙烯和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都是28,则28 g由乙烯和氮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mol,则含有的原子个数大于2×6.02×1023,C错误;D.浓硫酸与铜反应时浓度逐渐降低,稀硫酸与铜不反应,则含0.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小于6.02×1022,D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元素周期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