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变化过程中,ΔS<0的是
[? ]
A.氯化钠溶于水中? ?
B.NH3(g)和HCl(g)反应生成NH4Cl
C.干冰的升华? ?
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B.图②表示向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的过程,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C.图③表示在1 L 1 mol/L 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Br-的量的变化
D.图④表示一定浓度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生成CO2与滴加盐酸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因为D是固体,则2A(g)+2B(g)
3C(g)+D(s)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其它条件不变,减小容器容积增大压强时,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时反应物百分含量减小,而不是保持不变,故A错误;乙酸是弱酸,也是弱电解质,与氨气反应生成乙酸铵,乙酸铵是可溶性盐,也是强电解质,因此乙酸溶液吸收氨气后导电性逐渐增大,当氨气过量之后,继续通入的氨气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是弱碱或弱电解质,则此后溶液的导电性几乎保持不变,导电性不可能为0,故B错误;由于n=c?V,则含有1mol溴化亚铁溶液中铁离子和溴离子都有还原性,都能被氯气氧化,但是亚铁离子的还原性比溴离子强,则氯气先氧化1mol亚铁离子,后氧化2mol溴离子,即Fe2++1/2Cl2=Fe3++Cl-、2Br-+Cl2=Br2+2Cl-,则先通入1/2molCl2时,溴离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通入的Cl2为1/2mol~3/2mol时,溴离子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至0,当氯气大于3/2mol时,溴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故C正确;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时,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无二氧化碳内气体放出,当碳酸钠完全变为碳酸氢钠后,继续滴入的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即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H2O,故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能用能量判据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 ).
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
B.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
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概率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势能由高到低,正确;
B项,判据为:△H-T△S<0,吸、放热只能说明△H的正、负,而不知△S的正、负,故错误;
C、D项只是体系的混乱度(△S)增大,故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相同条件下,溶液中Fe3+、Cu2+、Zn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B.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C.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
D.根据反应2CO2(g)+6H2(g)
CH3CH2OH(g)+3H2O(g)需在300℃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摩尔熵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所具有的熵。通过已有的知识,试判断下列两组物质的摩尔熵的大小顺序:
⑴相同条件下的气态甲醇、乙醇、丙醇。
⑵气态苯、液态苯、故态苯。
参考答案:⑴S(气态甲醇)<S(气态乙醇)<S(气态丙醇)。⑵S(气态苯)>S(液态苯)>S(气态苯)。
本题解析:一般来讲,对类似结构的分子,分子量越大,熵值越大,其摩尔熵也就越大,即:S(气态甲醇)<S(气态乙醇)<S(气态丙醇)。而对于同一物质来说,不同的聚集状态:S(g)>S(l)>S(s),即:S(气态苯)>S(液态苯)>S(气态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