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NH3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实验时,先用制得的氨气排尽洗气瓶前所有装置中的空气,再连接洗气瓶和气体收集装置,立即加热氧化铜。
下图A、B、C为该小组制取氨气时可能用到的装置,D为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b?。
(2)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 ,反应过程中硬质玻璃管的现象是?。
(3)请判断制取氨气可能用到的装置,在下表中你认为可行的装置中填写对应的实验药品(写出化学式)。
?
(4)实验时洗气瓶D中的浓硫酸表现?性;该小组实验测得:洗气前装置D的质量为m1g、洗气后装置D的质量为m2g、生成的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 L。根据该小组计算NH3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的表达式,请预计该结果与理论值相比,?。
A.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数值接近理论值? B.数值偏高? C.数值偏低
参考答案:(1)圆底烧瓶(2分),分液漏斗(2分)
(2)2NH3+3CuO
3Cu+N2+3H2O(2分),黑色固体变成红色(2分)
(3)(每种可行装置各2分,共4分)
装置
实验药品
A
NH4Cl、Ca(OH)2
B
b:NH3·H2O(aq)? a:CaO或 NaOH或CaO、NaOH
?
(4)吸水和酸(2分), ?C (2分)
本题解析:(1)从图中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圆底烧瓶,b为分液漏斗;
(2)根据试验流程制取得到的氨气干燥后通入了硬质玻璃管中,并在加热下与CuO发生了反应,由于CuO有氧化性,氨气有还原性,所以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2NH3+3CuO
3Cu+N2+3H2O,由此可知有铜单质生成,所以可观察到现象是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物质。
(3)图中A、B、C为该小组制取氨气时可能用到的装置,所以根据氨气制备的原理,可以是固-固加热型,也可以是固-液不加热型,所以根据装置类型可以选用相应实验药品为:
装置
实验药品
A
NH4Cl、Ca(OH)2
B
b:NH3·H2O(aq)? a:CaO或 NaOH或CaO、NaOH
?
(4)由于洗气瓶D中的浓硫酸不但吸收了反应生成的水,还吸收了过量的氨气,所以表现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和酸性;正因为浓硫酸吸收了水和氨气,所以根据该计算公式,会使计算的H的量偏高,则N:H反而变小,小于理论值。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某品牌糖衣片补血剂,除去糖衣后显淡蓝绿色,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不含其它铁的化合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该补血剂中硫酸亚铁的含量进行了以下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1)实验时用18.4 mol·L-1的浓硫酸,配制100 mL 1 mol·L-1 H2SO4溶液,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具备的功能有?(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长期贮存溶液
C.用来溶解固体溶质? D.常用来代替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3)在下列配制过程示意图中,有错误的是(填写序号)?。

(4)下列说法正确的?
A.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以减少误差
B.某同学将浓硫酸稀释后未冷却至室温便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所配溶液浓度会偏低
C.定容时仰视观察,所配溶液浓度会偏低
D.容量瓶使用前先要检查是否漏液,具体操作是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倒置不漏液即可
Ⅱ.(1)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
(2)从红褐色的悬浊液到最后的称量,其过程中所需的基本操作为:
a.?,b. 洗涤,c. 灼烧,d. 冷却
(3)若称得固体的质量为ag,则每片补血剂中含硫酸亚铁的质量为?。
Ⅲ.已知人体不能很好地吸收利用Fe3+,科学研究表明服用含硫酸亚铁的补血剂时,同时服用维生素C,以利于铁元素的吸收。试分析维生素C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14分)Ⅰ.(1)5.4 ml(2分)(2)A(1分)(3)?①④(2分)? (4) AC(2分)
Ⅱ.(1)把亚铁离子全部氧化成铁离子(2分)(2)过滤(1分)(3)0.19ag (2分)
Ⅲ.作还原剂,防止Fe2+被氧化(2分)
本题解析:Ⅰ.(1)
,V=5.4 ml
(2)容量瓶只有一个功能:配制一定体积与浓度的溶液,选A
(3)浓硫酸的稀释错误:应将浓硫酸加入水中并不断的用玻璃棒搅拌;定容时眼睛的视线应与液面保持水平;选①④
(4)A.正确
B.浓硫酸稀释后未冷却至室温便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将使定容时加水偏少,所配溶液浓度会偏高
C.正确
D.查漏:在容量瓶内装入半瓶水,塞紧瓶塞,用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五指托住容量瓶底,将其倒立(瓶口朝下),观察容量瓶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将瓶正立且将瓶塞旋转180°后,再次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两次操作,容量瓶瓶塞周围皆无水漏出,即表明容量瓶不漏水
Ⅱ.(1)加入双氧水的目的是将亚铁离子全部氧化成铁离子
(2)将沉淀分离一般采用过滤的方法,再洗涤、灼烧、冷却,称量
(3)由铁的守恒可知:2FeSO4~Fe2O3,Fe2O3的质量为ag,则FeSO4的质量为1.9ag,每片补血剂中含硫酸亚铁的质量为0.19ag
Ⅲ.由题意说明维生素C可还原氧气(或铁离子),具有还原性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20分)已知某化工厂的含镍催化剂主要含有Ni,还含有Al (31%)、Fe(1.3%)的单质及氧化物,其他不溶杂质(3.3%)。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法以该含镍废催化剂为原料来制备NiSO4·7H2O。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c中需使用的仪器除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主要仪器为??。
(2)“碱浸”的目的是除去??。
(3)“酸浸”时所加入的酸是??(填化学式)。酸浸后,经操作a分离出固体①后,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4)操作b为调节溶液的pH,你认为pH的最佳调控范围是??。
(5)“调pH为2~3“的目的是??。
(6)产品晶体中有时会混有少量绿矾(FeSO4·7H2O),其原因可能是??。
(7) NiSO4在强碱溶液中用次氯酸钠氧化,可以制得碱性镍镉电池电极材料——NiOOH。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8)一般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时,沉淀已经完全。请利用上表中数据估算Fe(OH)2的溶度积??和可逆反应Fe2++ 2H2O
2H++ Fe(OH)2在25℃时的平衡常数??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1)操作a、操作c为过滤,所以还缺少主要仪器是漏斗
(2)含镍废催化剂中的AL、AL2O3能与碱液反应,其他成分不能与碱液反应。
(3)“酸浸”时所加入的酸是:稀硫酸,因为NiSO4·7 H2O中含有硫酸根。
含镍废催化剂经碱液处理后,除去了AL、AL2O3,余下的成分主要为Ni,Fe(1.3%)的单质及氧化物,其他不溶杂质(3.3%),酸浸后,Ni,Fe(1.3%)的单质及氧化物能溶于硫酸,滤液中的金属离子是Ni2+、Fe2+离子;
(4)由于Fe2+离子氧化为Fe3+离子,所以调节溶液的pH最佳调控范围是3.2~9.2;
(5)Ni2+为弱碱阳离子,调pH为2~3的目的是抑制Ni2+的水解。
(6)可能是过氧化氢的量不足,导致e2+离子未被完全氧化造成的。
(7)由题信息得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i2++CLO-+4OH-=2NiOOH+CL-+H2O;
(8)利用溶度积常数的计算方法处理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5分)某探究小组废弃的印刷线路板(含Cu、A1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回收Cu并制备硫酸铝晶体[A12(SO4)3.18H2O],设计路线如下:

(1)过滤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
(2)实验时需对滤渣2进行洗涤,判断洗涤是否干净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3)为确定加入铁粉的量,实验中需测定滤液1中Cu2+的量。实验操作为:除去H2O2;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滤液1于带塞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调节溶液pH=3-4,加入过量KI-淀粉溶液,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上述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滴定管在注入Na2S2O3标准溶液之前,要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
②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
③若滴定前溶液中的H2O2没有除尽,所测定的
含量将会?(填“偏高”、“偏
低”或“不变”)
(4)由滤液2制取硫酸铝晶体,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二种方案:
甲:
乙:
①操作③的实验步骤依次为:蒸发浓缩:?、?、洗涤。
②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方案更合理。(填“甲”或“乙”)
(5)他们查阅了资料,认为通过先氧化、再调节溶液pH也可将滤液2中的
除去。下表列出了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1.L-1计算)。
?
| 开始沉淀的pH
| 沉淀完全的pH
|
Fe3+
| 1.1
| 3.2
|
Fe2+
| 5.8
| 8.8
|
A13+
| 3.8
| 5.2
|
①氧化需加入H2O2而不用C12的原因是?。
②调节溶液pH约为?。
参考答案:(1)漏斗、烧杯(2分)
(2)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无白色沉淀出现(,说明洗涤干净)(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
(3)①Na2S2O3标准溶液润洗2~3次(1分)
②溶液蓝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1分)③偏高(2分)
(4)①冷却结晶(1分)过滤(1分)②甲(1分)
(5)①不引入杂质,对环境无污染(2分)②3. 2~3. 8(答3.5等也可以)(2分)
本题解析:(1)过滤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和烧杯。
(2)沉淀变慢吸附的有SO42-,据此可以检验,即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无白色沉淀出现。
(3)①滴定管在装入标准液之前,除了需要蒸馏水洗涤外,还需要用标准液润洗,即还需要用Na2S2O3标准溶液润洗2~3次。
②由于碘能和淀粉发生显色反应,据此可以判断终点,即溶液蓝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③由于双氧水也能氧化碘离子,所以消耗的标准液偏多,测定结果偏高。
(4)①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②方案乙中,还生成硫酸钠,原子利用率低。所以甲方案更合理。
(5)①双氧水的还原产物是水,不引入杂质,对环境无污染。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氢氧化铝开始沉淀时的pH是3.8,所以范围是3. 2~3. 8。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12分)实验室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无水CuCl2。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按上图连接好后,在添加药品前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2)?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8.7g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生成标况下的氯气?L。
(3)?装置B的广口瓶中盛有?(写名称),其作用是?;装置C中盛有?(写名称),其作用是?。
(4)?写出D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E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分。(2)MnO2+4HCl=MnCl2+Cl2↑+2H2O 2分,2.24 2分(3)饱和食盐水1分,出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1分;浓硫酸1分,干燥氯气1分。
(4)Cu+Cl2=CuCl22分,防止F中的水蒸汽进入D中影响实验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