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短周期元素X、Y、Z组成的化合物Y2X和ZX2,Y2X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能与ZX2?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Y2ZX3,已知三种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为25,且Z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比X的原子序数的2倍还多1,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试回答:
①X、Y、Z元素的名称:X______?Y______?Z______
②写出X元素、Y元素能够形成的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③化合物Y2X对应的水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用电子式表示Y2X的形成过程:______
?④X、Y、Z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
?⑤Y2X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能与ZX2?反应生成化合物Y2ZX3.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参考答案:由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Z为两个电子层时,推出Z为碳元素,
再由三种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为25,且Z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比X的原子序数的2倍还多1,则设X原子的质子数为x,Y原子的质子数为y,根据题意,可得出以下关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肯定属于同族元素且性质相似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A为1s22s2,B为1s2
B.结构示意图:A为

,B为

C.基态时,A原子2p轨道上有1对成对电子,B原子3p轨道上也有1对成对电子
D.基态时,A原子2p轨道上有1个未成对电子,B原子3p轨道上也有1个未成对电子
参考答案: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A为1s22s2,B为1s2,A是Be元素,处于第ⅡA族,B是He元素,处于零族,二者不是同族元素,性质不同,故A错误;
B、结构示意图:A为

,B为

,A为钠元素,B为Ne元素,二者不是同族元素,性质不同,故B错误;
C、基态时,A原子2p轨道上有1对成对电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4,是O元素,B原子3p轨道上也有1对成对电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4,是S元素,二者处于同一主族,性质相似,故C正确;
D、基态时,A原子2p轨道上有1个未成对电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1或2s22p5,为B元素或F元素,B原子3p轨道上也有1个未成对电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1或3s23p5,为Al元素或Cl元素,二者不一定处于同一主族,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对比下列几个式子:Cl+Cl→Cl2(放热247kJ),O+O→O2(放热493kJ)以及N+N→N2(放热946kJ)可以得出结论是( )
A.在常温下氮气比氧气和氯气稳定
B.氯气、氮气、氧气常温下为气体
C.在常温下氯气比氮气和氧气稳定
D.氯气、氮气、氧气的密度不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10分)有A、B、C、D、E、F六种元素,已知:它们位于三个不同短周期,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与E、B与F分别同主族;A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2﹕l形成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E也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2﹕l形成化合物,B的外围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两倍,B、C分别都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1﹕2形成化合物。请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1)上图是A与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的虚线表示?, E与D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2)人们通常把拆开l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下表列出了上述部分元素形成的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 F—D
| F—F
| B—B
| F—B
| C═D
| D═D
|
键能/kJ·mol-1
| 460
| 176
| 347.7
| 347
| 745
| 497.3
|
①下列三种物质形成的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用a、b、c表示):?
a.F与B形成的化合物? b.B与D形成的稳定化合物? c.F的单质
②F单质晶体中一个F原子与其紧邻的F原子形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
③已知加热下可发生如下转化:
F(s) + D2(g)?加热??FD2(s)
根据上表数据计算F单质晶体发生上述反应的反应热△H为:?。
参考答案:(共10分)
(1)氢键?Na+[
]2-Na+?(2)①acb?②正四面体?③-990.7kJ/mol? (每空2分)
本题解析:A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2﹕l形成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则符合条件的是水和双氧水,因此A是H,D是O。B的外围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两倍,则B是碳元素。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属于C是N元素。E也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2﹕l形成化合物,且A与E属于同一主族,所以E是Na。B与F同主族,且F是短周期元素,因此F是Si元素。
(1)根据结构图可知,H和O形成的化合物是水分子。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因此虚线表示的是氢键。Na和O形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是过氧化钠,其电子式是
。
(2)①F与B形成的化合物形成的化合物是SiC,属于原子晶体;B与D形成的稳定化合物是CO2,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F的单质是硅,形成的晶体也是原子晶体。根据Si-Si和C-Si键的键能可知,SiC中共价键强于单质Si中的共价键,所以SiC的熔点高于单质硅的,即答案是acb。
②单质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所以单质晶体中一个F原子与其紧邻的F原子形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型。
③单质硅中平均一个硅原子形成2个Si-Si键。而二氧化硅晶体中平均一个硅原子形成4个Si-O键,所以根据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热△H=176kJ/mol×2+497.3 kJ/mol-460 kJ/mol×4=-990.7 kJ/mol。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基础,侧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该题的难点在于反应热的计算,因为需要学生首先判断晶体硅和二氧化硅中化学键与硅原子个数的关系。本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规范答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题难度:困难
5、填空题 [化学一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一水硫酸四氨合铜(II)(化学式为
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及农药中间体。某学习小组以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含少量Fe2O3和SO2杂质)为原料制备该物质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
(1) 沉淀A的晶体中最小环上的原子个数为______,气体C分子中
键和
键的个数比为______
(2) 溶液D的溶质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
(3) MgO的熔点高于CuO的原因为____________
(4) 画出一水硫酸四氨合铜(II)中配离子
的配位键____________。
(5)湿法炼铜就是利用溶液D制得铜单质,铜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甲所示,其晶胞如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丙所示。

①铜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为____________,晶胞中Cu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
②若Cu原子半径为acm,则Cu单质晶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只列出计算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参考答案:(1)12?(2分)? 1:1?(2分)?(2)正四面体(1分)? sp3 (1分)?
(3)MgO的晶格能大(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4)?
?(2分)
(5)①面心立方最密堆积(1分)②12 (1分)③
(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本题解析:(1)孔雀石中的二氧化硅和硫酸不反应,所以沉淀A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晶体中最小环上的原子个数为12个。C是CO2气体,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由于双键是由1个
键和1和
键构成的,是由二者的个数之比是1︰1的。
(2)溶液中D是硫酸铜,阴离子是SO42-,中心已知硫原子含有的孤对电子是(6+2-2×4)÷2=0,即没有孤对电子,所以是正四面体结构,采用sp3杂化。
(3)氧化镁和氧化铜形成的晶体都是离子晶体,镁离子半径小于铜离子的,所以氧化镁中MgO的晶格能大,熔点高。
(4)一水硫酸四氨合铜中配体是氨气,提高孤对电子,铜提供空轨道,所以结构式是(见答案)。
(5)①铜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根据甲图可知,和铜原子距离最近的原子共有3×8÷2=12个,所以配位数是12。
②根据乙图可知,一个晶胞中铜原子的数目为8×1/8+6×1/2=4。根据丙图可知,晶胞的边长是
,所以有
,解得ρ=
。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