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粒子中,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是( )
①F-?②Na+?③Ne?④K+?⑤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某电子层当它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当它作为次外层时,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该电子层可能是( )
A.M层
B.K层
C.L层
D.P层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元素 Mn Fe
|
电离能(?kJ?mol-1) I1 717 759 I2 1509 1561 I3 3248 2957
|
Mn、Fe均为第四周期过渡元素,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Mn元素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一个 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
(2)Fe原子或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
①与Fe原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离子应具备的结构特征是______.
②六氯和亚铁离子〔Fe(CN)64-〕中的配体CN-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写出一种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单质分子的路易斯结构式______.

(3)三氯化铁常温下为固体,熔点:282℃,沸点315℃,在300℃以上升华.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据此判断三氯化铁的晶体类型为:______
(4)金属铁的晶体在不同的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体分别如图所示.面心立方晶胞和体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Fe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
参考答案:(1)Mn元素为25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2,所以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2.
由Mn2+转化为Mn3+时,3d能级由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转为不稳定的3d4状态需要的能量较多;而Fe2+到Fe3+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3d6到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需要的能量相对要少.
故答案为:3d54s2.?由Mn2+转化为Mn3+时,3d能级由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转为不稳定的3d4状态需要的能量较多;而Fe2+到Fe3+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3d6到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需要的能量相对要少.
(2)①Fe原子或离子含有空轨道.所以,与Fe原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离子应具有孤对电子.
故答案为:具有孤对电子.
②CN-中C原子与N原子键以三键连接,三键中有1个δ键、2个π键,C原子还有一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2,C原子采取sp杂化.
CN-含有2个原子,价电子总数为4+5+1=10,故其等电子体为氮气分子等,结构式为N≡N.
故答案为:sp;N≡N
(3)三氯化铁,其熔点:282℃,沸点315℃,在300℃以上升华.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符号分子晶体的特征,故为三氯化铁分子晶体.
故答案为:分子晶体.
(4)面心立方结构晶胞中铁原子数为1+6×12=4;
体心立方结构晶胞中铁原子数为1+8×18=2.
属于两种结构的铁原子数之比为4:2=2:1.
故答案为:2: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最近因大地震导致的日本核泄漏使核电站周边大气中人工放射性核素53131I含量偏高,当空气中53131I超过某种数值时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53131I的中子数是131
B.53131I的中子数与质子数的差是25
C.53131I的电子数是78
D.53131I有放射性而53126I没有,故它们核外电子排布不同
参考答案:A、53131I的质量数为131,质子数为53,则中子数为131-53=78,故A错误;
B、53131I的中子数为78,中子数与质子数的差为78-53=25,故B正确;
C、因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53131I的电子数为53,故C错误;
D、53131I有放射性而53126I没有,但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则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氮、磷、砷是同族元素,该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农药、化肥等方面有重要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K3[Fe(CN)6]晶体中Fe3-与CN-之间的键型为______,该化学键能够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3)NH4+中氮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NH4+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4)已知:
| CH4 | SiH4 | NH3 | PH3 沸点(K) 101.7 161.2 239.7 185.4 分解温度(K) 873 773 1073 713.2
|
分析上表中四种物质的相关数据,请回答:
①CH4和SiH4比较,NH3和PH3比较,沸点高低的原因是______;
②CH4和SiH4比较,NH3和PH3比较,分解温度高低的原因是______;
结合上述数据和规律判断,一定压强下HF和HC1的混合气体降温时______先液化.
(5)电负性(用X表示)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下表给出8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
元素 | Na | Mg | Al | Si | P | S | Cl | K 电负性 0.9 1.2 1.5 1.8 2.1 2.5 3.0 0.8
|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______<X<______.
②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IC13中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及其理由是______.
参考答案:(1)As的原子序数为33,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2)K3[Fe(CN)6]晶体中Fe3+与CN-之间的化学键类型为配位键,Fe3+有空轨道,能接受孤对电子,CN-能提供孤对电子,所以能形成配位键,
故答案为:配位键;CN-能提供孤对电子,Fe3+能接受孤对电子(或Fe3+有空轨道);
(3)NH4+离子中有4个N-H键,N原子采取sp3杂化方式,没有孤对电子的排斥,为正四面体结构,
故答案为:sp3;正四面体;
(4)①因结构相似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因此CH4的沸点低于SiH4;但氨气分子间还存在氢键,则NH3的沸点高于PH3,
故答案为:结构相似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因此CH4的沸点低于SiH4;但氨气分子间还存在氢键,则NH3的沸点高于PH3;
②因非金属性C>Si,N>P,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H4>SiH4,NH3>PH3;稳定性强的物质分解需要的温度高,从键能上可知,C-H键的键能大于Si-H键的键能,
N-H键的键能大于P-H键的键能,因此分解温度CH4的分解温度高于SiH4,NH3的分解温度高于PH3;HF中含有氢键,沸点高于HCl,降温时HF先液化,
故答案为:C-H键的键能大于Si-H键的键能,N-H键的键能大于P-H键的键能,因此分解温度CH4的分解温度高于SiH4,NH3的分解温度高于PH3;HF;
(5)①同一周期从左至右,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递减,对电子的吸引能力渐强,因而电负性值递增;同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元素电负性值递减,
即Ca的电负性介于Mg和K的电负性之间,所以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为0.8<X<1.2,
故答案为:0.8;1.2;
②AlCl3中氯与铝的电负性差值为1.5小于1.7,故AlCl3中化学键为共价键
?故答案为:共价键,因为AlCl3中氯与铝的电负性差值为1.5,小于1.7,故AlCl3中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