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计算题 (1)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其性质。

①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证明乙装置中FeCl2溶液与Cl2发生了反应的实验方法是(只注明试剂、现象)?;
③丙装置中通入少量Cl2,可制得某种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已知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则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漂白粉,请利用以下仪器和试剂,完成该漂白粉成份的探究。
试管、胶头滴管、带导管的单孔塞、蒸馏水、1mol·L-1盐酸、品红溶液、新制澄清石灰水。
【提出假设】假设一:该漂白粉未变质,含CaCl2、Ca(ClO)2;
假设二: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含?;
假设三: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含CaCl2、Ca(ClO)2、CaCO3 。
【进行实验】在答题卡上完成下表(不必检验Ca2+、Cl-):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①
| 用A试管取少量澄清石灰水备用,用B试管取少量样品,再向B试管? ? ?
| 若无气体放出且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则假设一成立;? ? ?
|
②
| ? ? ?
| ? ? ?
|
?
2、简答题 某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用来验证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最适宜的试剂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若实验中没有装置C,则不可以证明CO具有还原性,原因是:______
(3)装置D中黑色固体为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根据实验中的______现象,可证明CO具有还原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若要根据装置F中出现的现象确认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应在上图装置______与______之间连接图中的______装置(填序号).

3、实验题 (10分)配制500mL 0.5mol/L的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为?。
(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称量前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天平静止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偏右位置,此时左边的托盘将?(填“高于”或“低于”)右边的托盘,欲使天平平衡,所进行的操作应?。假定最终称得小烧杯的质量为?(填“32.6g”或“32.61g”)。
(3)配制方法:设计了如下五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①向盛有NaOH的烧杯中加入200mL蒸馏水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②继续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c
m~2cm。
③将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容量瓶中。
④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小心洗涤2~3次后移
入容量
瓶。
⑤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加盖摇匀。
(4)某学生实际配制NaOH溶液的浓度为0.48mol/L,原因可能是(?)
A.使用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
C.溶解用的烧杯未经多次洗涤
D.用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4、实验题 已知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炭粉反应。
(1)写出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3)装置②中所加固体药品是____,可确定的产物是____。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的位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
5、实验题 如图所示,U型管的左端被水和胶塞封闭有甲烷和氯气(体积比为1:4)的混和气体,假定氯气在水中溶解度可以忽略。 将封闭有甲烷和氯气的混和气体的装置放置在有光亮的地方,让混和气体缓慢的反应一段时间。

(1)假设甲烷与氯气反应充分,且只产生一种有机物,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U型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3)U型管左端的气柱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A.体积增大 B.体积减小 C.消失 D.不变
(4)试解释U型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