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X、Y、Z、M、Q是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Y可形成最常用溶剂;X、Y、Z最夕层电子数之和为8;Y、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2.86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Z、M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
(2)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3)X、Y、Q三种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M、Q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较强的酸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
(4)Y与Z形成的化合物A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A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A加入盛有酚酞试液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下列装置可将化合物MY2转化为重要化工原料H2MY4。电极a的催化剂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上通人MY2与O2的物质的量最佳比值为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H,O,Cl,S,Na。(2)第三周期,第VIIA族。(3)H-O-Cl;HClO4。(4)
;溶液变红,后褪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H2O =" 4NaOH" + O2。(5)SO2 + 2H2O -2e- = SO42- + 4H+;2:1。
本题解析:X、Y、Z、M、Q是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Y可形成最常用溶剂,为水分子;可知X、Y分别为氢和氧元素。由三者最夕层电子数之和为8,推得Z为钠。Y、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2.86g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4,可知M为硫元素,由于是短周期元素,Q元素的原子序数比M的大,推得Q为氯。(1)Y、Z、M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写元素符号)H,O,Cl,S,Na。(2)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VIIA族。(3)X、Y、Q三种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是次氯酸,结构式为H-O-Cl;M、Q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是Cl2O7,其对应的水化物中较强的酸是高氯酸,化学式为HClO4。(4)Y与Z形成的化合物A是过氧化钠,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A的电子式为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先生成氢氧化钠和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有漂白性,故将A加入盛有酚酞试液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变红,后褪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H2O =" 4NaOH" + O2。(5)化合物MY2是二氧化硫,转化为重要化工原料H2MY4是硫酸,由图可知电极a发生失电子,电极反应方程式为SO2 + 2H2O -2e- = SO42- + 4H+;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理论上通人MY2与O2的物质的量最佳比值为2:1。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短周期中的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D,C和E分别同主族,A为非金属元素,且A与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C的原子序数,C2-与D+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与A只能形成化合物BA3?
B.C的原子半径、离子半径均分别小于D的原子半径、离子半径
C.A、B、C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促进水的电离,也可能抑制水的电离?
D.A、D均能与C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2︰1的化合物,且A2C2与D2C2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因C和E同主族,存在C2-,故C是O、E是S;C2-与D+的核外电子数相等,D是Na;A和D同主族,A为非金属元素,A是H;A与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C的原子序数,B是N。A.B与A形成化合物NH3、N2H4等;B.Na的原子半径大于O、Na+离子半径小于O2-半径;C.A、B、C形成的化合物为HNO3或HNO2能促进水的电离,NH4NO3或NH4NO2能抑制水的电离;D.H2O2化学键类型是极性键和非极性键、Na2O2的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和非极性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Na>Mg>Al>H
B.热稳定性: HC l<H2S<PH3
C.酸性强弱:H2SiO3<H2CO3<H3PO4
D.氧化性:K+<Na+<Mg2+<Al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Na、Mg、Al是第三周期的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而H是第一周期的元素。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就越大。所以原子半径:Na>Mg>Al>H。正确。B.元素的非金属性:Cl>S>P.亅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因此热稳定性: HC l>H2S>PH3。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P>C>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的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所以酸性强弱:H2SiO3<H2CO3<H3PO4。正确。D.元素的金属性:K>Na>Mg>Al.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离子与电子的结合力就越弱。即氧化性越弱。因此氧化性:K+<Na+<Mg2+<Al3+。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3分)(2012?山东)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B.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离子化合物,如铵盐;
B、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
C、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D、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弱.
解:A、铵盐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由非金属元素组成,故A错误;
B、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故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故B正确;
C、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C错误;
D、ⅦA族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弱,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难度中等,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A.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酒精——蒸馏法
B.使浑浊的食盐水变澄清——过滤法
C.从溴水分离出溴——分液法
D.把硝酸钾和氯化钾从同一溶液中分离出来——蒸发结晶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酒精与水互溶为均匀的液态混合物;酒精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应用蒸馏法可以把酒精从酒精与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B项食盐水浑浊,说明食盐水里混有固体物质,过滤法可以除去混在液体里的固体物质,使液体由浑浊变澄清.
C项溴水是溴和水形成的均匀的液态混合物,分液法不能从溴水中分离出溴.要先用萃取剂(如四氯化碳、苯、汽油等)将溴从水中萃取出来,然后再进行分液.
D项硝酸钾和氯化钾都易溶于水;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因此,可以用蒸发结晶法把硝酸钾和氯化钾从同一溶液中分离出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