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1)在西汉古籍中曾有记载:曾青(CuSO4)得铁则化为铜.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工业上以黄铜矿为原料.采用火法溶炼工艺生产铜.该工艺的中间过程会发生反应:2Cu2O+Cu2S
6Cu+SO2↑,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
(3)钢铁制品使用更为广泛,但是铁制品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名称),铁的氧化物常见的还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铝制品因为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而经久耐用,但是该氧化膜易被酸碱破坏,若将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参考答案:(1)曾青(CuSO4)得铁则化为铜,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故答案为:Fe+Cu2+═Fe2++Cu;
(2)2Cu2O+Cu2S?高温?.?6Cu+SO2↑,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呈-1价降低到0价,硫元素化合价呈-2价变化为+4价,所以做氧化剂的物质为:Cu2O?Cu2S;故答案为:Cu2O Cu2S;
(3)铁制品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常见铁的氧化物有FeO;Fe3O4;
故答案为:三氧化二铁;FeO;Fe3O4;
(4)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和强酸强碱反应,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故答案为:Al2O3+2OH-═2AlO2-+H2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中科大陈乾旺教授等人发现了人工合成金刚石的新方法,其化学原理为:
(1)8Na+6CO2
C(金刚石)+C(石墨)+4Na2CO3
该法比1955年人工首次制得金刚石的方法容易得多,其化学原理是:
(2)C(石墨) C(金刚石)
以下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新法(1)利用的是化学变化,旧法(2)利用的是物理变化
B.在反应(1)中,利用了金属钠的还原性
C.在反应(1)中每生成12g金刚石需要消耗23g金属钠
D.在反应(1)和(2)中,金刚石都是还原产物
参考答案:A、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方法(1)和(2)都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错误;
B、反应(1)中,Na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1价,则Na为该反应中的还原剂,体现其还原性,故B正确;
C、由反应可知,12g金刚石为1mol,消耗8molNa,Na的质量为8mol×23g/mol=184g,故C错误;
D、因反应(2)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HNO3?溶解.反应方程式为:
3Cu+8HNO3=3Cu(NO3)2+2NO↑+4H2O
(1)请将上述反应改成离子方程式______.
(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在反应的硝酸中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硝酸占总硝酸的______.
参考答案:(1)在3Cu+8HNO3=3Cu(NO3)2+2NO↑+4H2O反应中,HNO3和Cu(NO3)2溶于水且电离,应写成离子的形成,改写后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故答案为:3Cu+8H++2NO3-=3Cu2++2NO↑+4H2O;
(2)在3Cu+8HNO3=3Cu(NO3)2+2NO↑+4H2O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2价,为还原剂,被氧化,氧化产物为Cu(NO3)2,H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为+2价,被还原,为氧化剂,反应中产生Cu(NO3)2的HNO3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硝酸占参加反应的全部硝酸的68×100%=75%,
故答案为:HNO3;Cu(NO3)2;7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O2、HClO、SO2等物质都具有漂白作用
B.液氨、液氯、液态氯化氢都是电解质
C.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D.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有些金属氧化物也能与强碱反应
参考答案:A.Na2O2、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有色物质,具有漂白性,SO2能和品红形成无色物质,SO2能漂白品红,所以Na2O2、HClO、SO2都具有漂白作用,故A正确;
B.液氨在水中不能自身电离,是非电解质;液氯是单质,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液态氯化氢是电解质,故B错误;
C.由于置换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所以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一定没变,所以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可能是不成盐氧化物,如CO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但不属于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溶液中或融熔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已知化合物SO3的水溶液能导电,由此判断SO3属于电解质
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主要由气体的物质的量决定
C.2mol水的摩尔质量与1mol水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1
D.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化合价只升高,则反应过程中该元素被还原了
参考答案:A、SO3的水溶液能导电是由于与水反应生成H2SO4,而SO3本身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A错误;
B、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相等,而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所以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主要由气体的物质的量决定,故B正确;
C、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摩尔质量相同,与物质的量无关,故C错误;
D、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