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杆菌两端截平、呈竹节状排列,菌落呈卷发状。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宿主专一性,通过实验确诊。
细胞培养: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
细菌鉴定: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1)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等需采取____方法灭菌;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____(填“无机碳”或“有机碳”)。
(2)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用____观察,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
(3)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____。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____,与实验组同时培养6小时后,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____(填“高”或“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
(4)对排除的疑似患者及易感人群,可接种炭疽杆菌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与产生抗体相关的细胞除T细胞、B细胞外,还有_________。
参考答案:(1)高压蒸汽(98kPa蒸汽)? ?有机碳?
(3)显微镜
(3)细菌大量繁殖? 等量生理盐水? ? 低
(4)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连线题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矮秆抗病玉米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上述图示过程中发生过基因重组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若过程①的F1,连续自交2代,产生的F3代中纯合抗病植株占_________。
(3)过程②,培育单倍体幼苗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诱导其染色体加倍最常采用的药剂是______。若单倍体幼苗通过加倍后获得M株玉米,通过筛选得到的矮秆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在理论上有___株。
参考答案:(1)①②③
(2)3/8
(3)花药离体培育? 秋水仙素 ? ddRR? M/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
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有选择作用,原因在于有
[? ]
A.NaNO3
B.KCl
C.酵母膏
D.纤维素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选做题)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______和_______。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__。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_______和_______。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_______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参考答案:(1)原油? ? 选择
(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3)强
(4)干热灭菌? ? 高压蒸汽灭菌? 火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