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动物细胞培养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常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
B.哺乳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温度大多在36.5±0.5℃ 范围内
C.细胞体外培养通入一定量CO2主要是维持培养液的PH
D.动物细胞培养所用的天然培养基中必须加入血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通常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培养过程的污染;正确。
B.哺乳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温度大多在36.5±0.5℃ 范围内,保持酶的活性;正确。?
C.细胞体外培养通入5%的CO2主要是维持培养液的PH,95%的空气是细胞代谢必需的;正确。?
D.动物细胞培养所用的合成培养基中必须加入血清;错误。
考点: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属于协助扩散,A错;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是协助扩散,B错; 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是协助扩散,C错; 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是主动运输,D对。
考点:本题考查主动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对质壁分离的正确解释是( )?
A.细胞质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B.细胞膜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C.原生质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D.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质壁分离中的“质”是指原生质层,“壁”是指细胞壁。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质壁分离的含义。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现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细胞吸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B.B点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C.BC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恢复原来位置
D.此曲线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段细胞液浓度下降,说明细胞吸水,但由于细胞壁的存在,因此细胞体积不会明显增大,所以A不正确。B点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但由于细胞壁限制了细胞继续吸水,所以B不正确。C点明显低于A点,说明BC段细胞开始失水,但没有发生质壁分离,所以C不正确。从细胞液浓度因吸水而下降,后又升高来看,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所以D正确。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
点评:本题以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为背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人们对遗传物质和基因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下列关于遗传物质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增殖出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
C.同位素示踪实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生物体通过DNA的复制实现了遗传信息的表达
D.根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模型,每个磷酸基团上连接1个脱氧核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以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进行活体细菌转化实验(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只能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可以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但不能DNA是遗传物质。
B.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增殖出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可证明RNA也可作为遗传物质。
C.同位素示踪实验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生物体通过DNA的复制实现了遗传信息从亲代到子代的传递,而遗传信息的表达是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D.根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模型,每个磷酸基团上连接2个脱氧核糖(DNA分子两端的2个磷酸基团除外)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探究实验及DNA结构、复制的相关知识。
点评:掌握教材中实验的原理和探究历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