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下列对此实验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减小容器上方气体压强的作用是减小叶片内空气密度,从而增大叶片密度
②减小容器上方气体压强的作用是减小叶片所受的重力
③给容器内注入NaH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足量CO2
④给容器内注入NaH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叶片内的叶绿素遭受破坏
⑤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的缘故
⑥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减小容器上方气体压强的作用是减小叶片内空气密度,从而增大叶片密度,结果叶片沉入水中;NaHCO3溶液水解后形成CO2,所以给容器内注入NaH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足量CO2;光照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叶片重新浮出液面。
考点:考查光合作用的条件。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将长势相同的三盆麦苗分别置于钟罩内如图,甲、乙两盆分别罩绿色、红色透明膜,预计长势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丙>甲>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植物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吸收绿光最少。甲装置中只有绿光,植物吸收最少,光合作用最弱;乙装置中只有红光,植物吸收较多,光合作用较强;丙装置具有各种波长的光,植物光合作用最强。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
B.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
C.冬季所有动物体内酶的活性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降低
D.ATP含有核糖,而所有的酶均不含核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所以不能产生酶,但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少量的ATP,A项错误;酶的合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由ATP直接供能,而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B项正确;对于恒温动物(如人)体内温度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体内酶的活性几乎不变,C项错误;ATP全称三磷酸腺苷,由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其中腺苷由一个腺嘌呤和核糖组成,故ATP含有核糖,绝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不含核糖,少数酶属于RNA,含有核糖,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酶和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2001年意大利科学家,将欧洲盘羊的卵巢粒层细胞核注人去核家养绵羊的卵细胞中,成功克隆出濒危哺乳动物——欧洲盘羊。这属于下列哪项技术的研究成果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体外受精
D.杂交育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据题意可知欧洲盘羊是核移植技术的产物,而核移植技术属于细胞工程的范畴。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右图为DNA分子片段结构示意图,对该图描述不正确的是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图中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C.DNA复制时,需要用解旋酶将④断开
D.该DNA的复制时是半保留复制方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图可知,①是磷酸,②是脱氧核糖,③是胞嘧啶,④是碱基对间氢键,磷酸和脱氧核糖间隔排列构成了DNA基本骨架,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共四种,图中均有,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所以A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