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内合成?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 ATP
B.只要供给二氧化碳,叶绿体就能形成 ATP
C.ATP可以由一些高能化合物转化而成
D.在线粒体中形成 ATP 需要氧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TP主要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也可通过其他高能化合物的转化。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经测定,某植株上叶片甲中的K、P等元素不断地被运到叶片乙中。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片甲比叶片乙更接近植物的根系
B.叶片乙的生长速率小于叶片甲
C.叶片乙的细胞比叶片甲更趋于衰老
D.叶片甲的细胞中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K、P属于循环元素,可以从衰老叶片(叶片甲)向幼嫩叶片(叶片乙)转移;所以叶片甲的细胞中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右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根据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晚间用550nm左右波长的绿光照射行道树,主要目的是通过光合作用增加夜间空气中的氧浓度
B.白光中450nm左右波长的光(红光)利用率最高,所以建造蔬菜大棚宜选择红色塑料薄膜
C.土壤中缺乏镁元素时,部分叶片可能变黄,对420~700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会显著减少
D.在植物试验中,若其他条件适宜固定,则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的量减少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晚间用550nm左右波长的绿光照射行道树,主要目的是美观,绿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很弱A错误,白光包括各种颜色的光,所以所以建造蔬菜大棚宜选择白色塑料薄膜,B错误。镁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C正确。光减弱,C3的量减少D正确。本题选CD。
考点:叶绿体中色素与光合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了理解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科学家用含18O的葡萄糖来追踪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发现其转移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CO2和[H],所以葡萄糖中氧原子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生物学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具有抗药性基因的害虫在种群中出现的频率A点比B点高
B.乙图中黑方框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不可能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C.丙图中表示植物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实际上就是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
D.丁图中表示动物肌细胞内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随着使用农药次数的增加,害虫总数在下降,抗药性害虫在种群中占得比例会越来越高,在B点达到最大,所以A错;如果女性为隐性遗传病携带者的话,有可能会出现如图所示情况,B错;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净光合强度最大,是说实际光合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差值最大,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不一定是最大的,C错。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