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噬菌体是一类细菌病毒。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B.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C.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1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C.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地观察他们的作用。
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得到2n个DN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子代中有2个DNA含32P,故子代含32P的DNA占子代DNA总数的1/2n-1。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点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亲代噬菌体
寄主细胞
子代噬菌体
实验结论
32P标记DNA
有32P标记DNA?
DNA有32P标记
DNA是遗传物质
35S标记蛋白质?
无35S标记蛋白质?
外壳蛋白无35S标记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为甲、乙、丙、丁4种遗传性疾病的调查结果.根据系谱图分析、推测这4种疾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以及一些个体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A.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丙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C.系谱甲-2基因型Aa,系谱乙-2基因型XBXb,系谱丙-8基因型Cc,系谱丁-9基因型XDXd
D.系谱甲-5基因型Aa,系谱乙-9基因型XBXb,系谱丙-6基因型cc.系谱丁-6基因型XDXd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此题要求对于几种单基因遗传病特点要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和简谱图分析如下:
(1)系谱中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理由:8和10是正常,其双亲5、6都是患者,则可
为显性遗传病,而8是女孩正常其父5是患病。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则甲-2基因型为aa,不是Aa,。故C错。
(2)乙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理由是:图谱显示,是世代遗传且7患病,其女儿(9、
10)都患病,是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特点(即父病女必病),乙-2、乙-9的基因型为XBXb。
(3)丙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理由:6患病其双亲3和4是正常,且8是女孩,其父3是正常,故不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丙-6基因型为cc,丙-8的基因型为Cc。
(4)丁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理由:7、10患病,其双亲5、6都正常,可确定为隐性
遗传病。由于患病都是男孩,故最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丁-5基因型为XDY,丁-9的基因型为XDXD或XDXd。故答案选BD。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用某种化学物质强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DNA 复制,这些细胞就停留在细胞周期的(?)。
A.分裂间期
B.分裂前期
C.分裂中期
D.分裂后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的复制发生在间期,A正确。BCD过程中没有DNA的复制,错误,本题选A。
考点:有丝分裂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的知识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假设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交换,其结果是染色体重组,即组成基因有新组合的染色体,一次交换会产生多少重组的染色体?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交换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的,通常每一次交换只涉及两个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互换。减数分裂完成后,这~对同源染色体的4个染色单体各被分到不同的配子中。这4个染色体有两个是原组,没有发生交换;有两个是重组,发生了交换。因此答案B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将老鼠的肝脏切去70%,19d左右切去的部分可再生出来,这个过程中合成的主要物质和发生的细胞分裂方式分别是
A.肝糖元、有丝分裂
B.蛋白质、无丝分裂
C.蛋白质、有丝分裂
D.肝糖元、减数分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肝细胞是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