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酶的催化作用于需要适宜的pH,在设计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效率影响的实验中,相关实验变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不同实验组中唯一可以改变的变量是溶液酸碱度
B.实验中可以通过反应后溶液遇到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量反映酶催化效率
C.可每隔一定时间向同一试管中加入适量HCl或者NaOH实现反应溶液pH的变化
D.各组实验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相同的反应时间等条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淀粉溶液浓度对一定量的唾液淀粉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在A点时降低温度,则反应速率加快 B.若在A点时升高pH,则反应速率降低 C.若在B点时往混合物内加入少量淀粉,则反应速率不变 D.若在B点时往混合物内加入少量唾液淀粉酶,则反应速率会加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适宜温度、pH条件下,下图中实线表示没有酶促反应的进程。在T1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入反应物中,则下图中表示此反应进程的是
 [? ]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1)操作步骤: ①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液2mL ②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m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③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唾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④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 (2)结果见下表:
 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为什么要选择都在37℃恒温? (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什么?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参考答案:(1)在该实验中,只有在恒温的条件下,才能排除温度因素对结果的干扰;37℃是唾液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适宜温度。 (2)淀粉已完全水解。 (3)提高唾液的稀释倍数。 (4)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是6.8,高于或低于此pH时,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T0表示淀粉酶催化该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在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 C.图乙中Tb至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的积累量不再上升,酶的活性达到最高 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