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下列是有关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的问题,请分析回答:

(1)如图是利用_______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________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为达到这一目的,操作上应注意________。
(2)菌落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使用选择培养基的目的是________。将乳酸菌接种到彻底灭菌的固体培养基上,要使其正常生长必须给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3)下表是一种培养基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培养基的葡萄糖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主要提供____。
②.该培养基属于____培养基(多选)。
A.固体 B.液体 C.选择 D.鉴定 E.天然
③.如果要对培养基的菌落进行纯化,在培养基上划线操作中,操作的第一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目的是对接种环进行________。
④.制备培养基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用下列字母排序)
a.倒平板 b.计算 c.溶化 d.称量 e.灭菌
2、选择题 下表表示某种培养基的成分。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
A.由于加入了琼脂,该培养基为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
B.该培养基可以为微生物提供4类营养要素
C.若用于培养异养微生物需要加入有机碳源
D.若用于无土栽培,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3、综合题 为了检测饮用水中是否会有某种细菌,配制如下培养基进行培养:

(1)表中培养基可培养的微生物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
(2)若将青霉素加入培养基中,则该培养基从功能上区分,应属于_______培养基,可用于培养______等微生物。
(3)表中营养成分共有______类。
(4)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种成分都熔化后灭菌前,要进行的是______。
(5)表中各成分质量确定的原则是______。
(6)若表中培养基用于菌种鉴定,应该增加的成分是______。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混合在一起。请你完成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的实验步骤,并回答有关问题:
(7)主要步骤:
①.制备两种培养基:一种是_____培养基,另一种______的培养基。分别分成两份,依次标上A,A′和B,B′,备用。
②.分别向A、B培养基中接种_________。
③.接种后,放在恒温箱中培养3~4天。
④.分别从A、B培养基的菌落中挑取生长良好的菌种,接种到A′、B′培养基中。
⑤.接种后,把A′、B′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培养3~4天。
4、连线题 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

(1)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_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
(2)假如鲫鱼的1/4食物来自绿藻,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KJ,那么其中来自绿藻和轮虫的能量分别为________KJ和________KJ。
(3)为增加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间后,水面长满了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_____,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____。此时该水池中食物链只剩下2条,请画出这2条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____________。
(4)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乙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池中绿藻爆发,其他4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_________。不久,绿藻也大量死亡,水体发臭。导致水体发臭的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
5、选择题 有关平板划线法接种微生物的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B.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
C.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自菌液
D.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