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免疫球蛋白与单细胞病菌结合,抑制该病菌繁殖的过程属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只有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C.当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等疾病
D.一种抗原只能与一种抗体或效应B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每一抗原分子表面常有多个不同的决定簇,这就意味着:一种天然抗原特别是某些病原体,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后,能诱使机体产生针对该病原体上的不同抗原分子的多种不同的抗体。因此.一种抗原可以与多种抗体结合。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神经元之间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属于
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
D.细胞内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神经元又叫做神经细胞,神经细胞的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属于组织液,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元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在H1N1流感病毒初次侵入人体并诱导体液免疫的过程中,不会发生
A.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流感病毒
B.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并大量分泌抗体
C.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D.T淋巴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依据体液免疫的流程可知 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呈递给T细胞,接受H1N1流感病毒刺激的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接受H1N1流感病毒在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辅助下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可产生抗体,抗体与H1N1流感病毒,进而清除病毒。H1N1流感病毒初次侵入人体,人体中无针对H1N1流感病毒的记忆细胞,所以不会出现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的情况。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免疫,意在考查知识的识记及理解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D.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兴奋在突触处传递借助于神经递质,速度慢,因此刺激C处,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故A错;D点处于突触后膜的神经元上,因此刺激D时,肌肉不能收缩,故B错;神经递质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故C正确;根据乙图的结构可知,兴奋的方向是F→E,因此兴奋不能从E→F,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健康的人吃了过咸的食物后,不会引起
A.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B.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C.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D.尿量增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健康的人吃了过咸的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减少水分排出,尿量减少。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