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几种叙述中,正确的项数为
①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细胞
②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③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对任何病毒起免疫作用
④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⑤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⑥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
A.四项
B.三项
C.二项
D.一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造血干细胞产生的细胞转移到胸腺内分化为T细胞,故①错;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故②正确;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针对特定的抗原,故③错;浆细胞并不能识别抗原,故④错;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故⑤正确;自身免疫病为免疫功能过强而致,故⑥错。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欲打破种子休眠,促进植物抽苔开花,应选用
A.细胞分裂素
B.GA
C.IAA
D.乙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激素的有关内容。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赤霉素(GA)具有打破种子休眠,促进植物抽苔开花的作用。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保存方面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乙烯利催熟香蕉
B.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原料广泛、但效果不稳定
C.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
D.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乙烯的功能是促进果实成熟,所以可用乙烯利催熟香蕉;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赤霉素的功能是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研究室将体重和健康状况相同的若干大鼠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分别进行了破坏胰岛、破坏下丘脑、切断 左后肢传出神经和切除甲状腺的手术,拟进行四种缺陷大鼠对某种病毒的免疫情况研究。但由于意外,四组标 牌错挂,无法分清四组大鼠分别进行了什么手术,研究人员决定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饲喂四组大鼠一段时间, 通过观察大鼠的行为表现进行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寒冷条件下,不能维持正常体温的是切除甲状腺的大鼠
B.被破坏下丘脑的大鼠过量饮水后,尿量会大增
C.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大鼠的左后肢,只有一组大鼠左后肢无反射发生
D.饥饿处理后,最先出现血糖浓度低而昏迷的一组被破坏了胰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对体重和健康状况相同的四组大鼠,分别做了不同处理,由于单一变量是对不同器官的处理,因此题目实际上考查的是各器官的功能,由此人手,题目不难作答。下丘脑具有体温调节中枢,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具有加强细胞代谢的功能,因此,寒冷条件下,不能维持正常体温的大鼠,既可能是被切除了下丘脑,也可能是被切除了甲状腺,A错误;下丘脑具有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下丘脑被破坏后,过量饮水,没有了抗利尿激素的调节,尿量大增,B正确;反射弧结构被破坏后,反射无法发生,只有切断了传出神经的一组大鼠左后肢无反射发生,C正确。胰岛A细胞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饥饿处理后与其他组相比,被破坏了胰岛的大鼠,会最先出现由于血糖浓度过低而昏迷,D正确。故选A。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与神经系统的调节有关
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D.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丘脑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所以D不正确。
考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