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高等植物叶绿体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所示结构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都分布在③上
C.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③上
D.把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是在④中完成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②所示结构分别是叶绿体外膜和内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都分布在③叶绿体基粒和④叶绿体基质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③叶绿体基粒上;把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的生化过程是在③上进行的;把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是在④中完成的。
考点:考查叶绿体的结构。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叶绿体的结构及相应的功能。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解旋酶可以断开⑤键,因此DNA的稳定性与⑤无关
B.④是一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DNA连接酶可催化⑥或⑦键形成
D.A链、B链的方向相反,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接;所以DNA的稳定性与⑤有关,故A不正确。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④中的磷酸是另一个基本单位的组成部分,所以④并不是一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故B不正确。DNA连接酶只催化⑥键形成,故C不正确。所以选D。
考点:DNA分子结构
点评:本题考查了DNA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了解DNA分子的组成及其结构。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两者的基本原理相同,诱导融合的方法也完全相同
B.两者都可以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C.所用的技术手段完全相同
D.目前已实现了两个植物物种间的杂交,并使它们的性状全部得以体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诱导融合方法基本相似,植物体细胞杂交一般不用灭火的病毒,故A错误;两者都可以实现种间的杂交,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故B正确;动物细胞融合所用的诱导融合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灭火的病毒,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诱导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故C错误;植物体细胞杂交已经实现了种间或属间的杂交,但不一定能同时表达两种生物的性状。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剧烈运动时,人体内骨骼肌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于
A.肌糖原
B.磷酸肌酸
C.葡萄糖
D.三磷酸腺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图甲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株小麦叶片细胞内C3相对含量在一天24小时内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TP的合成和水解均可发生在叶绿体内
B.图甲 结构固定的能量是输入生物圈的总能量
C.由图乙可知,C3相对含量越高,光合作用速率越快
D.图乙中DE段曲线下降与图甲中的A物质密切相关而与B物质无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光反应产生ATP,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消耗ATP,A正确;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但生产者还包含无叶绿体的蓝藻及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B错误;乙图中C3相对含量高的时期6h之前和16h之后,此时光合速率较低,C错误;图乙中DE段曲线下降与图甲中的B即 CO2相关而与A即 H2O无关,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利用光合作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