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图片所示的哪位皇帝在位时,丞相的权力受到中朝的严重制约(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历史图片,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四个选项所涉及的四位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宋太祖D.明太祖。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受到中朝的严重制”,特别是“中朝”,可知,这涉及的是西汉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设置的“中朝”(又称“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秦统一后设置的中央三个最高官职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九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在秦朝中央设立的三公中负责政务的是丞相,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掌管的是监察,所以正确的是A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古书记载:“上谕文武百官曰:‘朕自临御以来,十有三年矣,中间图任大臣,期于辅弼,以臻至治。……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材料中的“上”是指
A.秦始皇
B.唐太宗
C.明太祖
D.明成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是指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即宰相,六部直接归属皇帝管辖,其地位得以提升,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级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从唐太宗开始的这些做法,表明:
①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扩大了,已不限于三省长官?②地方权力扩大,机构之间互相扯皮,行政效率不高③出现了权臣专权、皇帝大权旁落的局面?④宰相成员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在对汉末社会危机进行深刻反省的同时,一个特立独行的诗人群体逐渐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阮籍等七人隐居山阳(今河南修武),纵情于歌、酒、舞之间,文采歌赋各有所长,崇尚老庄,政治上拒绝做官,不与统治者合作。
材料二: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材料三: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四: 以下是明代江南地区女子的歌谣:
歌谣一 黄狗黄狗你看家,我在园中采红花,一朵红花采不了,双双媒人到我家。“我家女儿年纪小,不会伏侍大人家,”“爹阿爹,不要忧,娘阿娘,不要愁,看我明朝梳个好光(鲜)头,前边梳了盘龙髻,后边来到看花楼,看花楼,饮好酒,他弹琵琶我拍手。”
歌谣二 竹公竹婆竹爹娘,今年让你长,明年让我长。你长没有用,我长嫁儿郎。
歌谣三 大脚大,大脚大,阴天下雨不害怕;大脚好,大脚好,阴天下雨摔不倒。
材料五:胡居仁(1434~1484),字叔心,号敬斋,余干县梅港乡人,……性行纯笃,真正做到“日三省乎己”,每日详书自己得失。年方弱冠,孝顺闻名。一次,父亲有病,胡居仁亲自尝父亲的粪便,查验病情。父亲去世后,胡居仁绝食多日,形销骨立。父死,母照俗例作道场超度,他不信道,然而总命难违,撰联明志:“读东儒书,不信西天佛祖;奉北堂命,乃作南无道场”,成为千古佳话。
请回答:
(1)综合材料一、二、三,分析明朝士人区别于以往士大夫的特点及其原因。(8分)
(2)材料四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其社会根源是什么?(6分)
(3)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5的真伪,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特点:从事工商业而致富。原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尤其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影响到士大夫阶层。 (8分)
(2)反映了人性中对自由、平等和幸福生活的追求。社会根源: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风气变化,礼法约束受到冲击。 (6分)
(3)应该是事实。程朱理学强调个人修养,强调伦理道德,因此出现这样的人在明朝是非常可能的。(6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归纳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明代士大夫特点从材料三中“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与市为贾”的信息,可概括出从事工商业而致富;第二小问原因联系所学,从明代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角度来分析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归纳材料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思想感情从歌谣中“看我明朝梳个好光(鲜)头,前边梳了盘龙髻,后边来到看花楼,看花楼,饮好酒,他弹琵琶我拍手”“大脚好”的信息可得出反映了人性中对自由、平等和幸福生活的追求;第二小问社会根源从明代思想观念变化及变化的原因来思考,可得出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风气变化,礼法约束受到冲击。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五的信息主要突出胡居仁十分孝顺父母,结合其所处时代来看,正是理学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而理学强调个人修养,强调伦理道德,因此出现这样的人在明朝是非常可能的,因此应该是事实。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理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