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11年为林则徐虎门销烟172周年。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但毛泽东也曾说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毛泽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则徐、孙中山都
A.都是开眼看世界的人
B.反对封建统治
C.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
D.反对外来侵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开眼看世界的人是林则徐,BC项是孙中山的主张,D四二者共同的。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根本目的完全不同 ②思想向实践转化的程度不同
③提出者的阶级立场完全不同 ④影响不同?
[? ]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以下关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争锋相对、势不两立
B.齐心协力、相得益彰
C.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D.同工异曲、水乳相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维新派的关系,属于较难题。两种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都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的探索,故A排除;但二者的方式不同,通过改革或革命,实行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革命是要推翻君主专制,改革仍保留君主制度,所以二者并非相得益彰、水乳交融,故B、D排除。二者都是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只是具体的方式不同,二者异曲同工,殊途同归。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魏源为代表的中国地主阶级改革派,对阿里改革评价很高。《海国图志》一书对埃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作了全面介绍,对阿里内政和对外扩张作了评述。魏源说: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材料二?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三?真正的独立需要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四?穆罕默德·阿里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在取得埃及政权后,他表面上装着向素丹称臣纳贡,内心里却想摆脱素丹的统治……穆罕默德·阿里的最终宿愿是以埃及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以取代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帝国。? ——《埃及近代史》杨灏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阿里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的?(4分)
(2)根据材料三、四回答,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1分)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4分)
(3) 穆罕默德·阿里在工业方面的改革措施与中国的洋务运动有何相同之处?(6分)
参考答案:(1)①创办近代工业;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③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④学习西方改革军事。
(2)改革的核心是军事改革。采取的措施:①创办了埃及军官学校,从国外聘请教官,培养军官。②招募士兵,加强训练。③不断扩建军营,加紧征兵,使军队数量迅速增加。④大力发展海军。
(3) ①从根本目的看,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②从改革过程看,虽然引进了西方的技术、设备,但采用的是封建官僚式的管理体制,导致管理不善,生产混乱。
③从外部原因看,外商不愿传授先进的技术,破坏生产,引进的设备也比较陈旧。
④从发展进程看,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正处于上升时期,他们不断侵略东方国家,致使改革不能成功。(任答三点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维新派反对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的主张,主张学习西方制度为主体,实行君主立宪。A与洋务派的观点相近,主张用西方科技辅助清朝封建统治,排除A;B出自魏源的《海国图志》,也不主张西方的制度;D与新文化运动的观点相近,猛烈批判传统文化,排除D;C出自严复,认为若要以西学为用,则必需同时接受西学之体即社会制度,否则就是一种“牛体马用”的谬想,因此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