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当今的中国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每一个公民都要胸怀对中华民族兴亡,对国家兴亡的社会责任感,这一社会现象是受明清时期哪位思想家什么思想的影响
[? ]
A.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B.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顾炎武“经世致用,到实践中求真知”
D.王夫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判断题 顾炎武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他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卢梭认为,社会契约是人民之间一种相互结合的行动,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相同之处有
①主张的实质都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都反对君主专制
③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和利益④都为本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 ]
A.①②③
B.②③③
C.①②
D.③④
3、判断题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几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们则拿出了……资产阶级的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可以说启蒙思想促使知识和天赋人权的传播,因此使人们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和宗教生活。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4分)并指出二者的相同之处。(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2分)欧洲启蒙思想家为什么能够拿出“资产阶级的国家蓝图”?(2分)他们拿出了怎样的“蓝图”?(4分)
(3)根据材料四的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试举一例简要说明启蒙思想是如何在中国传播并推动社会进步的。(4分)
4、判断题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潜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警告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反映董仲舒的?
A.天人感应
B.大一统
C.君权神授
D.无为而治
5、判断题 秦汉时期,东亚文化圈形成并产生世界性影响的原因有 (? )
①秦汉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②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③汉朝的政策有利于对外交往④从海上沟通东西外交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