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清时期,儒学受到猛烈冲击。有一个人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个人是
[? ]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李贽
2、判断题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亦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指前者
[? ]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3、判断题 下列提到的历史现象或文学故事中,李贽应该持反对意见的是
[? ]
A.木兰从军

B.梁祝化蝶

C.“至圣”孔子

D.商鞅变法

4、判断题 (15分)解放思想是改革的动力之一,特别是社会转型期的改革尤其需要思想的解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与转型的重要时期。各国变法对社会发展与转型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为指导思想的商鞅变法是较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腾讯网
材料三?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评价道:康有为所著《新学伪经考》“实思想界之一大飓风也”,《孔子改制考》“其火山大喷火也,其大地震也”。康有为的认识是对“所谓‘别黑白而定一尊’之观念,全然解放”。
材料四?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现在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这个讨论是针对“两个凡是”的,意思是不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当作教条。三中全会的提法,叫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文选(1975--1982)》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商鞅变法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及其到秦、汉及以后发展演变的趋势。(4分)
(2)材料二中“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他们为什么要进行反思?(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的上述著作为什么是思想上的解放?(2分)
(4)据材料四结合史实说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当时具有怎样的重要性?(3分)
5、判断题 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必备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书应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集注》
C.李贽的《焚书》《藏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