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观察下图,下列诗句反映了图片所示古代制度的是(?)

A.“立嗣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C.“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白了头”
D.“身未离襁褓,业披冠戴”
2、判断题 元朝管辖西藏和台湾的机构分别是(?)
A.宣政院、台湾府
B.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C.理藩院、澎湖巡检司
D.理藩院、台湾府
3、综合题 非选择题(共20分)
材料一:新皇帝(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他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唐太宗在《贞观政要》中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1)材料中体现了怎样的制度更替?新旧制度相比有何不同?(8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2分)
(3)材料二中唐朝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的什么制度?(2分)与秦相比,唐朝相权有何特点?(2分)
(4)结合以上材料归纳,古代政治制度具有什么演变趋势?(4分)
4、选择题 西周时期,诸侯国掌握的人口称作“公民”,卿大夫控制的人口称作“私人”。春秋时期起,各诸侯国纷纷将居民纳入国家控制之下,消除“公民”与“私人”的分别。到战国中期,诸侯国的民众陆续变为统一的编户民。由此产生的影响有
①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 ②提高了普通民众的地位 ③消灭了卿大夫阶层 ④强化了诸侯国君的权力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