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
[? ]
A.人的平等权利?
B.人的善良本性
C.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D.人的自由平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一位思想家认为:“事逾烦而天下逾乱,法逾施而奸滋逾炽,兵马逾设而敌人逾多。”原文应出自下列哪部著作
[? ]
A、《老子》
B、《论语》
C、《孙子兵法》
D、《法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关于墨子的思想,正确的是
A.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
B.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
C.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
D.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墨子主张兼爱,是无差别的爱,孔子主张仁爱,是有差别的爱; C项是孔子的观点;战国时期墨家是显学,但是战国以后则不再受重视。因此ACD均错。墨子主张非攻,反对不义的战争;节俭,代表的是民众的利益。故选B
考点:墨家与儒家思想
点评:墨家学说在战国时期是显学,反映了战国时期小生产者力量的壮大。儒家思想因为主张仁爱,在春前战国时期与时代不符,得不到重视。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其它各家的思想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原文大意是:(在圣人进行了土地货财男女之分之后),确定了分配的方式却没有管理的制度,故而立下了法律;法律虽然确定了,却没有掌管的,所以设立了官员制度;官员制度设立了却没有办法达成统一,故而君主就出现了。因此体现了君主专制、以法治国的主张,与法家相符,因此选A。
考点:诸子百家
点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高考历史的重点难点,在历年高考命题中均会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并且命题方式也相当灵活多样。复习中要关注“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重要主张,并能进行评价。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