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据连横先生的《台湾通史·户役志》载:“康熙五十二年,诏以五十年(台湾)丁册为常额,滋生人口,永不加赋。”清政府在台湾采取的措施是?(? )
A.两税法
B.一条鞭法
C.更名田
D.摊丁入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一种解题思路是用排除法:“两税法”是唐朝的税制,“一条鞭法”是明朝税制,“更名田”属于土地制度而非税制,这样就只能选择D了。另外是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滋生人口,永不加赋”和学过的知识,我们也可以判断是“摊丁入亩”。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总结20世纪的历史时说,最简单明了的一点,就是到了80年代,保加利亚与厄瓜多尔之间的相似之处,远比其各自与1939年时的本国或对方更为接近。他强调的是
[? ]
A、走向现代化的国家经济上共同之处增多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C、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D、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导致东南亚国家走向联合的客观因素主要是
A.美苏“冷战”影响到东南亚地区
B.民族、宗教冲突时有发生
C.各国取得了民族独立
D.欧盟的建立为东盟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客观因素,而B、C两项是主观因素,D项时间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到1956年底,参加初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6.3%,参加高级社的达到农户总数的87.8%。”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有?①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②推动了工业化进程?③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④加速了农村两级分化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通过对农业的改造,使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发生 了变化,为工业化提供了某些条件,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并没有促使农村的两极分化,所以排除④,正确的是①②③。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中说:“批评家指责大众媒体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因为大部分电子媒体和它们传递的信息是源自资本主义社会。一个具体的影响就是英语成为全球通信体系的主要语音,这实际上将本国的语音限制在小范围内。”以下对杰里·本特利这段话理解比较恰当的是
A.借助于信息技术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显著特点
B.资本主义国家在文化和语音上始终处于优势
C.英语已成为全球性语音使其他国家语音消失
D.更多国家的民族经济文化不再能够独立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表述的是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各国文化的传承与交流。选项B、C、D很明显观点错误,而选项A能体现材料的含义,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其强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力,借助大众媒体传播他们的文化。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