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1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体现了(?)
①伏尔泰的政治理论
②孟德斯鸠的政治理论
③卢梭的政治理论
④狄德罗的政治理论
A.①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再认再现历史问题的能力。应先把握好《临时约法》和启蒙思想的内容,然后进行归纳概括。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9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回顾中美关系的发展,1972年《上海公报》以非正式表述双方立场和基本观点的形式,树立了中美关系发展中的“公报模式”。以下关于1972年《上海公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报中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B.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公报的签署体现了一种求同存异的精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8分)毛泽东在回顾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时说过:“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轻工业不能忘了张謇,化学工业不能忘了侯德榜,运输航运业不能忘了卢作孚。”
材料?卢作孚是重庆人,目睹川江上外国轮船横行霸道,他发愤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创办了民生实业有限股份公司。1925年,民生公司以一艘70.6吨的小火轮起家,以爱国救国为号召,以精良的管理和高效的营运,仅10年时间就使外轮不得不退出川江航线。抗战时期,民生公司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撤退”,将大量工业设备和军工物资抢运入川,构成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抗战胜利时,民生公司已拥有船舶140余艘,航运势力及于日本与东南亚各国。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作孚创办公司的目的。(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运输航运业不能忘了卢作孚”的原因。(12分)
参考答案:
(1)实业救国,获取利润。(6分)
(2)管理精良、营运高效,可资后人借鉴;使外轮退出川江航线,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为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航运势力及于海外,拓展了民族工商业的市场。(12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中概括归纳并结合所学即可,注意材料中“他发愤走实业救国的道路”、“以爱国救国为号召”和“这是近代中国罕有的民族企业通过竞争取胜的范例”等关键词,从这些关键词作为切入,不难得出实业救国的结论,另外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当然也有获取利润了。
(2从材料中的关键提示“以精良的管理和高效的营运”、“民生公司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撤退”,将大量工业设备和军工物资抢运入川,构成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和“航运势力及于日本与东南亚各国”等关键语句,可以得出相关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近代有学者认为:“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能够直接证明此论点的是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D.建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取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转瞬即逝的现实”进行分析,可知题干表述的是短暂的资本主义黄金时期。然后根据设问,结合史实,把事实、现象或结论放在特定条件下分析,选出最能体现阶段发展趋势的选项,本题要抓住“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繁荣”这一特征来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比较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在组织形式、领导阶级、革命纲领和斗争目标方面的不同。说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与时俱进,其民主革命思想新发展的表现,并分析这一时期促进其思想发展的客观原因。
参考答案:(1)不同:①组织形式:旧式的宗教组织“拜上帝教”——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②领导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③革命纲领: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天朝田亩制度》——三民主义;④斗争目标:从追求空想的人间天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新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3)客观原因:①依靠军阀屡遭到失败(或国民党浼散无力);②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③中共的支持和影响;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比较、概括与分析能力。是一道“大跨度、高概括”的题型。由于试题提供了比较项,难度有所降低。本题体现了中国革命斗争水平的提高:由旧式的农民革命发展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最后一问注意审题,不必回答主观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