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2分)宋代理学是对汉代儒学的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二程说:“天地之间,无所适而非道也,即父子而父子所在亲,即君臣而君臣所在严(一作敬),以至为夫妇,为长幼,为朋友,无所为而非道。”(《遗书》卷4)“上下之分,尊卑之义,理之为也,礼之本也。”(《程氏易传》):“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遗书》卷5)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遗书》卷ll)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贯通处”。(《遗书》卷3)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观点。(2分)
(2)据材料二,概括二程的思想主张。对比材料一、二,指出董仲舒与二程不同的哲学观和相同的政治目的。(6分)
(3)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史实证明材料三的观点。有人说,宋代理学的产生促进了宋代科学的繁荣,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4分)
2、综合题 要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就必须对人性有一个了解,阅读材料
材料一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材料二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
——李蛰《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李贽《藏书》
材料三 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认为:“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人性观是什么,为此他提出如何建立和谐社会?(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贽对人性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密尔顿对人性的认识与主张是什么。其主张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如何体现的?(6分)
3、选择题 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转型期,下列现象或价值观最可能在社会上盛行或被默认的是
A.争功逐利
B.仁义道德
C.礼乐教化
D.无为而治
4、判断题 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被统治者重用是因为:?
[? ]
A.不利于长治久安,缓和社会矛盾
B.不适应各国富国强兵的需要
C.未能及时宣传自己的学说和主张
D.不关心人和社会现实
5、选择题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在(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隋唐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