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
A.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B.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
C.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D.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英《南京条约》开放了福州、厦门、广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从材料可以看出,开放福州,是为了掠夺武夷山的红茶;开放上海,是为了到江浙一带倾销商品。可见,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到中国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故选C。
点评: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及影响:
内?容
影?响
割香港岛
中国领土完整被破坏
赔款2100万银元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五口通商(福州、厦门、广州、宁波、上海)
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关税协定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解放军进入张家口”时,解放战争处于战略(?)
A.防御阶段
B.相持阶段
C.反攻阶段
D.决战阶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解题时要注意时间“1948年12月”,从1948年秋,解放军的力量已超过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解放军相继取得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解放张家口属于平津战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某研究课题小组在对民族复兴问题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17分)
材料一?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侩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1)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问题上的认识是什么?(4分)抗日战争是怎样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使
“环球心折”的?(2分)
材料二? 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该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带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复兴之路》环球时报
(2)结合你的理解,简述“红星”是如何“照耀西方”的(2分)
材料三?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复兴的转折点。抗战胜利后,民族复兴之路遭遇到艰难的国际政治环境,而(改革开放前长期进行的)经济积累又奠定了后来经济腾飞的基础。
(3)如何理解“民族复兴之路遭遇到艰难的国际政治环境”?(2分)
材料四?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4)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四的观点。(4分)
(5)对中华民族复兴问题的认识, 观点一是“中国不可能复兴,因为它存在太多的麻烦问题。”?观点二是“中华民族必然会崛起和复兴,这是历史的必然。”依据这两种观点,谈谈你自己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1)全国军民奋起抗战,抵御日本侵略,摆脱外侮,实现民族的复兴(4分)取得近百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胜利(2分)。
(2)工农红军完成长征胜利。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
(3)政治环境:美苏冷战局面出现;美国的包围;后来苏联的封锁。(2分,任写两点即可)
(4)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
军事上: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敌人。(2分)
(5)尽管在民族复兴的过程中会遇到太多麻烦,但是我们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与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必然能实现和平崛起和民族复兴,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3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的信息来归纳可得出全国军民奋起抗战,抵御日本侵略,摆脱外侮,实现民族的复兴;第二小问结合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来思考,可归纳出取得近百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胜利。
(2扣住材料二中的时间1937年1月,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抗战前夕的史实来思考,可得出工农红军完成长征胜利,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结合抗战胜利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来思考,可得出美苏冷战局面出现,美国的包围,后来苏联的封锁。
(4)材料四的观点是要建立全民族的抗战,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政治方面可从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来说明,军事方面可从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共同抗战来说明。
(5)看法应该选择第二的观点,可从当前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利因素来展开,如尽管在民族复兴的过程中会遇到太多麻烦,但是我们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与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必然能实现和平崛起和民族复兴,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 ]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