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设想你是一位19世纪60年代投资企业家,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哪一领域
[?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军事工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1903年2月,蒋百里在《民族主义论》中写到:“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制造派”是指
A.地主阶级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现代化是社会变迁的一种类型,从历史角度来说,它是18世纪以来工业革命以及政治变革的长期结果,变革促使一些国家进入国际领先地位,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模仿和赶超的进程。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的方式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出现了多种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我国的近代化是以什么事件作为开始的标志?(1分)结果如何?(1分)导致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2)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模式有何特点?(1分)对它应如何评价?(2分)
(3)在1956—1966这十年中,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作了哪些探索?(3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的改革中有哪些主要的转变?(4分)
参考答案:
(1)事件:洋务运动(1分)?结果:破产(或失败)(1分)
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1分)
(2)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1分)
评价:这种体制与苏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适应,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成就就是在这种体制下取得的。但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后来更多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2分)
(3)探索: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1分)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掀起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1960年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分)
(4)转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改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的体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答到其中四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李鸿章在1876年强调“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方今强邻环逼,合反倾危,岂可稍存侥幸无事之心。顿忘厝火积薪之诫。”这表明
A.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标是西方列强
B.李鸿章筹办洋务的重心在于对内镇压
C.建立强大海防,借之与列强妥协谈条件
D.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中李鸿章强调“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说明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和抵御列强的侵略。A项正确,B、C、D项均与材料不符。
点评:洋务运动的内容有:(1)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总局。(2)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又打出“求富”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其中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3)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4)为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还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到1896年达20多所。还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从而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51年,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三反”运动。这是因为国家机关和企业中
①存在贪污腐败现象②官僚主义严重③浪费现象严重④有偷工减料现象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