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设想你是一位19世纪60年代投资企业家,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哪一领域
[?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军事工业
2、选择题 1903年2月,蒋百里在《民族主义论》中写到:“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制造派”是指
A.地主阶级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3、判断题 现代化是社会变迁的一种类型,从历史角度来说,它是18世纪以来工业革命以及政治变革的长期结果,变革促使一些国家进入国际领先地位,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模仿和赶超的进程。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的方式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出现了多种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我国的近代化是以什么事件作为开始的标志?(1分)结果如何?(1分)导致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2)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模式有何特点?(1分)对它应如何评价?(2分)
(3)在1956—1966这十年中,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作了哪些探索?(3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的改革中有哪些主要的转变?(4分)
4、判断题 李鸿章在1876年强调“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方今强邻环逼,合反倾危,岂可稍存侥幸无事之心。顿忘厝火积薪之诫。”这表明
A.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标是西方列强
B.李鸿章筹办洋务的重心在于对内镇压
C.建立强大海防,借之与列强妥协谈条件
D.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5、判断题 1951年,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三反”运动。这是因为国家机关和企业中
①存在贪污腐败现象②官僚主义严重③浪费现象严重④有偷工减料现象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