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话语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哪两种话语模式存在根本对立,简要说明原因(6分)
(2)围绕中国近代史,你赞成哪种话语模式,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论述。(6分)
2、判断题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助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段材料可适用于对下列哪一理论的评价?
A.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3、判断题 比较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变法思想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异同?试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4、判断题 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下列观点突破了张之洞主张的是?
[? ]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强兵之术”
C.“启民智、伸民权、设议院”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5、判断题 1922年胡适开具了他心目中“中国当今十二位大人物”,其中将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陈独秀列为一组。这些人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
A.要求实行变法救亡图存
B.其思想对知识界影响重大
C.倡导实行民主与科学
D.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