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一股新思想萌发了。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 )
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侮之道
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民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鸦片战争后出现的这些爱国知识分子属于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他们的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们只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抵御外侮。A、C、D三项都不符合地主阶级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 ]
A.对西方人的态度由对抗到和解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图中的三幅图是近代前期中国先进阶级提出的不同的救国方案。三者的相同之处有

①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②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 抵御外国侵略,富强中国?④ 依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三幅图片分别是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的《四洲志》及魏源《海国图志》,以及天平天国运动领袖冯仁玕的《资政新篇》,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①④两项只符合《资政新篇》的特征,②③两项是三者的共同点,故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材料:(20分)
材料一?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
材料二?(刘歆阐释《左氏春秋》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材料三?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
材料四?不以民为重,其一切法制皆务压制其民,故不肯注意于内治。盖因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也。”?——粱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材料五?“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遗种也,则必强忍魁桀,趋捷巧慧,而与其一时之天时、地利、人事最相宜者也。”“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严复《原强》和《天演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刘逢禄和康有为的观点的相同之处。据材料一、二、三,与刘逢禄的观点相比,康有为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 (6分)
(2)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的政令中有何体现? (4分)
(3)据材料二、三、四、五,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特点。(6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主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1)同:都否定《左氏春秋》的真实性。(2分)
不同:康有为主张借用孔子权威实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文化。(4分)
(2)体现: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准许民间创办报纸、学会。(4分)
(3)特点:康有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2分)
梁启超:提出民权思想;(2分)严复: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2分)
影响:宣传了变法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奠定了变法的理论基础。(4分,答到其中2点即可)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农奴制的理解。
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2)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3)问,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39年,林则徐便委托美国医生伯驾和袁得辉合译瑞士法学家艾默瑞奇·德·瓦特尔的著作《万国公法》中有关战争、封锁、扣船部分的内容,这是“中国对西方国际法最早的翻译”。此举的实质是(?)
A.引导人们开眼看世界
B.开展禁烟运动
C.宣传依法治国的理念
D.维护国家主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林则徐委托翻译的《万国公法》中有关战争、封锁、扣船部分的内容,这是“中国对西方国际法最早的翻译”,结合所学鸦片战争的背景,可以得出,林则徐此举的实质是利用国际法来应对英国,以维护国家主权。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