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1世纪中叶,王安石主持变法。从可操作性角度看,王安石的下列哪一项措施在当时是很难真正实行的
A.募役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保甲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考查理解能力。在当时,王安石变法触及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的措施,较难操作,如A、C两项;而由于统治者腐朽和用人不当,丈量田地平均赋税则更难操作,募役法所交役银有量的规定,相对易于操作。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杯酒释兵权
材料二?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词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成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三?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
请回答:
材料二、三中反映出当时社会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材料一的现象是否有关?这些问题在北宋,中期最终形成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官吏增多、财政困难、士兵战斗力弱。有关。正是北宋初期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造成了北宋中期出现“冗官、冗兵、冗费”现象。最终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北宋中期某大臣上书曰:“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皇帝命其进行变法,这次变法的背景不包括?(?)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农民反抗斗争不断
C.冗官、冗兵、冗费
D.辽和金的威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北宋时期,社会危机严重,为挽救北宋统治危机,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王安石进行了变法。北宋时期的社会危机主要表现为: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农民的反抗斗争;三冗(冗官、冗兵、冗费);辽和西夏的威胁。此时金还没有建立,更没有形成对宋的威胁。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安石对变法前后社会景象的描述:
(一)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苦,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二)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馀,龙骨长乾挂梁梠。鲥鱼出网蔽洲渚,获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代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
——王安石《临川丈集》
材料二?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心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三?(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请回答:
(l)据材料一,概括变法前后的社会变化,并对王安石的结论作扼要评价。(4分)
(2)材料二、三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2分)两者在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方面的共同缺陷是什么?(2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王安石变法对今天改革有何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变化:赋役沉重、民生艰难到民殷家实。(2分) 评价:反映了变法前后差异,但有夸大之词。(2分)
(2)原因:用人不当,危害百姓;破富民之利,税收加重。(2分)缺陷:两者对王安石变的认识都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2分)
(3)启示:改革要循序渐进,用人得当;既要关注民生,又要顾及社会群体利益。(2分)
本题解析:
(l)据材料一“王安石对变法前后社会景象的描述...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鲥鱼出网蔽洲渚,获笋肥甘胜牛乳...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即可概括变法前后的社会变化,结合所学可知其夸大了变法的影响。
根据材料二、三“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心也...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公私皆病矣。”即可概括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两者在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方面都缺乏对其本质的认识。
(3)结合材料“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苦,家家养子学耕织...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和所学知识,即可从材料的反面说明王安石变法对今天改革的启示。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目的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
A.克服危机维护统治
B.提高北宋军队战斗力
C.使人民生活富裕
D.增加政府收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