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根据1889年日本宪法? ?
[? ]
A. 议会是唯一的立法机关
B. 内阁只对天皇负责
C. 枢密院成为咨询机关而非决策机关
D. 实行君主立宪,天皇解散议会是违法行为
2、判断题 (10分)【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马关条约》谈判期间,中国代表李鸿章和日本使节伊藤博文之间曾有过以下谈话:
伊藤:十年前,我在天津时曾同大人(李鸿章)谈过改革问题,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件事情得到改变或改进呢?为此我深感遗憾。
李:先生,当时听你谈论此事,不胜钦佩,而且,我对先生您在日本有力地改变你们的习俗,以致达到现在的水平,也十分羡慕。可是,我国的事情受传统束缚太深,我简直不能按照自己的愿望行事。
伊藤:……根本的问题在于每个国家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费正清《评中国和日本的近代化》
(1)中国的事情“受传统束缚太深”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有何表现?(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并分析其效果。(6分)
3、判断题 “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第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D.改革土地制度,确立土地私有
4、判断题 关于17世纪30年代日本实行锁国政策的史实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吸取中国的经验教训
B.并没有完全割断同外国联系
C.导致了日本的落后
D.造成近代挨打的悲剧
5、判断题 19世纪中期的日本和中国,虽然所在地域不同,国情有别,但这些国家的有识之士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从l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越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态度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在多数情况下,现代化都从模仿西方的技术开始。
——钱乘旦《再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根据材料并回答:
(1)中日改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2)你如何理解两国改革“都从模仿西方的技术开始”,而且“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